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论怎样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作者:滕明珍 杨青翠

论怎样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作者:滕明珍 杨青翠
湖南省凤凰县新场中学  416203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在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期。对于英语学困生,教师应用真诚的师爱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用高超的教育艺术教育他们,用足够的耐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如何运用新课标理念,转化英语学困生,使其英语学习成绩跟上,降低两级分化,是我们初中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信心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十分关键的时期,有部分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的英语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作为教师,若不能及时地挽救他们,这些刚学英语不久的学生可能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学习的信心。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设法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从而激发其学习成功的信心。
一、教师应该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作为教师先要了解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才可对症下药。它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可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外在原因是小学课堂教学留于形式及不评估等现象与初中英语教学课堂迥然不同,导致更多的学困生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而过早得失去了学习信心,在上初中后部分学困生一开始就跟不上全班的学习步伐,成了英语学科的学困生,且学英语枯燥无味,有太多的单词,短语,句型要记要背;另一方面是学生主观原因,没有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有的学生会认为我又不出国,学好语数就够了,干嘛学外语呢?从而放弃了学英语。
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降低两级分化
1.帮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教育心理学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学困生英语成绩差,很少得到老师的夸奖,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敢面对老师,不敢请教同学,不敢开口等,把自己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卑心理已成了他们的拦路虎,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敲开学困生的心扉,告诉他们铁杵磨针,滴水穿石的道理,帮助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教会学生学英语的工具和方法。授人以鱼不及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学习英语不同于其它学科,学好英语首先要学好音标,会用音标去读单词,读得来是记单词的关键。其次是好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在教学和辅导中着重对学困生给与学法上的指导,并且介绍学英语的成功的经验,使之能够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自主的进行学习活动,防止学困生因“不会学”而“不愿学”或“学不好”.同时组织优生辅导,跟踪学习,有时学生教学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和发展性评价,增加其学英语的兴趣。对学困生要制定适合个人的学习目标,降低学困生的要求。教师对待学困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急躁,还要做好学生的工作,让他充满希望。老师应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并不断改正和完善,逐步的提高他们的成绩,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且自尊心特强,他们渴望进步,渴望鼓励,渴望受尊重,被认可,特别是看重老师的评价,老师的一个鼓励眼神都会给他们带来无限快乐。老师的信任是学生的希望所在,是学生战胜困难的动力所在。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并及时进行积极的评价,不断的表扬和鼓励。让学困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三、用真诚的师爱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
    所有的教师都已意识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然而,很多教师对待学困生却很少能做到。一方面,学困生自知自己的成绩差、习惯差,就明显地疏远教师,生怕教师批评指责;另一方面,教师对待学困生缺乏耐心。在课堂上要让学困生也享受到教师的关爱,经常受到教师冷落或忽视的学生很少在课堂上发言和表现,因为他们担心倘若表现不好就会受到教师的白眼和同学的笑。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善于捕捉初中生的敏感心理,在学习和生活上多交流。
四、多找机会给予鼓励和表扬
    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对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至关重要。鼓励贯穿在课后的交谈和沟通里,更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点滴中。对于自己的自信心极其脆弱的学困生,笔者从不用简单、粗暴的“No”对其一票否决,即使回答真的不切题,笔者也常“Maybe”或把问题更简易化,以此来扫除他们的紧张和胆怯,对于正确的回答则及时给予言语上的肯定,或用眼神的交流,让其知道教师的赞许和鼓励;还有要注意他们主动举手回答时,要尽量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观点;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只要有进步就给予评语鼓励。在困境中的学生努力前进的道路上,教师如能及时给予鞭策鼓励,或许他能跑得更快。
五、遵守教育规律,不可拔苗助长
    大班教学,让教师少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这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学困生;对分数的追求让教师“赶鸭子上架”,因为赶得越紧,就意味着学生的平均分就可能越高。可是过高的要求、过重的压力让这些底子差的学生或因达不到目标而“破罐破摔”,或因压力过重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适当的压力才能挖掘出学生的最大学习潜能。教师和家长对待学困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急躁,还要做好学生的工作,让他充满希望。
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和塑造者。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用智慧和耐心去启迪他们,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提高英语成绩,让他们从失望、自卑、孤独中走向阳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美)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2]布鲁姆.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严明贵.英语课堂中教师偏爱对学生学习的影响[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2).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