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作者:穆怀俊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作者:穆怀俊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初级中学  625008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上每一堂语文课中,要有一段话过渡才导入新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导语。导语就是教师在开始传授知识之前,有计划、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炼、概括的教学语言。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的经验表明:设计好一堂课的导语,讲好一堂课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效果。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拨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一、联系生活 
  语文教材中有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情操及审美教育等,也有语文训练方面的内容,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读写听说能力和思想训练,如果教师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常见到的事物或现象讲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敬畏生命》这一课中,我是这样导入的;生命,我们从出生开始便不停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生命,人的生命,动植物的生命,同学们都说一说你感知到的有哪些?(提问)大家所提到的,我们日常已经接触到了无数的生命,不知你想过没有,你的叔叔阿姨添了一个小宝宝,你的父母为什么要去祝贺呢?作家又为什么要亲昵地称蚕为“蚕宝宝”?……下面请同学们听我们课文的朗读录音。这样就能从日常中所接触到的生命而进入课文要讲的生命的内涵。 
  二、创设情景 
  教师在讲课前用情感点燃学生的心灵,使其动情、入情,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够以情动人。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老师在教《雨中登泰山》一文时讲到:“同学们,你们浏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五岳孕育了我们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他们,民族的自豪感就会充盈心头。”“你们谁浏览过名山?”紧接着于老师引导学生答五岳——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于老师水到渠成地表情诵读杜甫的名篇《望岳》,此时此刻,于老师动情地说:“‘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那壮丽雄奇的风光。现在,我们学习一篇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请作者是作向导,跟随着他攀登浏览高耸雄奇的泰山……”这样的导入,给了学生知识,赋予学生“情”,怎么叫学生不动情、不入谜呢?在教师美中含情地导入中,学生自然受到热爱祖国的潜移默化,被熏陶感染了。 
三、导出艺术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美的事物。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黄金时代,正值如诗年华,他们更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力求达到美感性。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
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追求美感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情感性: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最美的甘泉。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起伏、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极富有情感的,教师要感动学生时必须先感动自己,这样设计导语时才能融进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感拔动学生的心弦,从而沟通彼此的心,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得以陶冶,文学才智得以增长。    
四、导出情趣性
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            
    如有位老师在讲授《竞选州长》时,先讲了马克•吐温的一件轶事:马克•吐温发表了《竞选州长》的小说后,一次在大街上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霍夫曼,霍夫曼见到这位小说家极端仇视,对他说: “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是最坚固的,我手枪里的子弹是最锐利的!”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说:“先生,我了解的跟你不一样呵.我说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呢?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它长出来,还不锐利吗?”听完这则小故事,学生在快乐的笑声中明白了马克•吐温的语言是多么幽默辛辣,那么读了《竞选州长》这篇课文,就更能了解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语言和讽刺手法,更想学习《竞选州长》这一课来体会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语言和讽刺手法。
五、导出新意性
导语只有不断创新,才抓住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激发求知的兴奋点。教     学习课外短文《死海不死》时,我先做了一个关于浮力的小试验:把一个鸡蛋放在清水杯中,鸡蛋立刻沉底了。同样这只鸡蛋,放进浓度很高的盐水了,却很快浮了起来。这时我问:“放在盐水中的鸡蛋为什么悬浮起来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这则语言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导语,使同学们有耳目一新之感,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这节课也上的兴致盎然。
六、导出节奏性
语言的节奏,犹如音乐的旋律,音乐美在节奏,无节奏不成旋律。语文课的导语更应该注意节奏,即讲究音调和谐,抑扬顿挫,即刻板僵化。如《藤野先生》一文中的藤野先生,上课时,“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这个导语其节奏,韵律,令鲁迅先生经久不忘,它使得与藤野先生分别了二十年后的鲁迅先生一看到藤野先生的照片,就觉得藤野先生“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这样富有节奏美的“开场白”,不仅能传情达意,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很好的诱导鼓励学生顺利进入知识的殿堂。
七、导出含蓄性
语文课的导语,也讲究含蓄美,因为适当的含蓄,可有效制控学生注意力。如:“ 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这是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课》时的开头。其语言蕴涵悲叹和愤懑,尤其是“最后” 一词 , 令学生为之一震 , 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
    在努力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导语可根据课文的不同风格设计,或亲切平易,或厚重深沉;或慷慨激昂,或轻松愉快,语言要力求简短精悍,切中主题力避喧兵夺主。重视导语的独特作用,精心设计导语,使语文教学发出更加迷人魅力。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