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金凤初级中学 637951
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学校教学设施基本完善,师资力量雄厚,但是教师仍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课堂出现低效现象。因此,打造有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率是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下面,谈谈教学中运用"五步教学法"提高有效课堂的一些措施和体会。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指的是对学习部分语言知识、技能和听、说、读、写能力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章兼中,1997、246)英语是交际工具要求学生充分参与语言实践,而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进行,离开情景,交际活动就难以实现。巧设情境,导入新课,是一节课是否取得有效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在实际操练中,选择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它需根据本节课所学的重要教学目标而定。有单个体陈述,有集体操练,有比较性的,有对话性的。可采用角色表演,师生相互问答等。例如,在呈现新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now?之前,笔者为学生设计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行为,然后问学生What am I doing now?句型,呈现几次,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教师的行为,直到他们理解和正确回答You are …ing now. 接着叫几个学生重复笔者所做的行为,让其他学生理解并能说出新句型。从而很自然的由第2人称句型过度到第3人称What is he/she doing? He's ……/She's……. 通过教师呈现几次后就让学生来参与、来问,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答句,还有掌握问句,和别人进行交流。又如:在教授JEFCBookⅡunit 25 TheV isit to Mankey Island时,笔者让学生参照课本插图绘制几幅图画,张贴于教室黑板及墙上,又让一些学生戴上猴子的头饰把整个教室布置得象"猴岛",给学生极大的神秘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任务也完成的出奇的顺利。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化知识为技能,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供小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平台,把时间还给学生
课堂是有效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研究只有在课堂上才能显示其价值,课堂又是教师发挥专业影响力的基本场所,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相对运动,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在课前精心的研究预设,需要在课堂上检验是否"有效"。笔者在这环节上会注意到两点:①探究的目标、内容及要求符合学生现状,不超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②具有较高思维价值的,因为这样的问题一般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能激起学生探究性思维的浪花,迫使学生以"科学的探索者"的姿态去主动参与探究。以JEFCBookⅡ Lesson 21为例。[呈现生词]①教具4幅图画。这4幅图片背景一样,同是King一家在吃饭。不同的是第1幅无钟,其余3幅都有钟,第2幅时间是6:30,第3幅时间是12:00第4幅是19:30。②教师工作与学生活动;教师将图片一幅幅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看图小组讨论,看图说话,如第1幅图:
S1: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 2:I can see three people.
S1:What are they doing?
S3:They are eating.
T:Are there having breakfast, lunch or supper?
S4:We don't know.
T:No, we don't know , because there's no clock in the picture. We can say they're having a meal.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have your breakfast /lunnch/supper? Now, Class, ask your company.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基本摒弃了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也深受学生欢迎,因为,他们得到了"解放",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思维活跃,通过学法指导,自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师生关系融洽,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增,成绩提高快。
三、检测学生,及时纠正。
笔者针对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况及时在课堂中检测以发现自己所设计的探究学习内容是否适合学生,以学生是否在学习中有成功感、喜悦感来检测是否有效,通常采用提问法,小组表演、个别展示等,通常是抽后进生来展示小组学习的情况。然后全班检查,评价. 及时纠正,接着作适量的补充。例如教授JEFCBook IV Lesson笔者设计的学习目标是要求小组讨论完成一个表格,即根据阅读介绍南非的4个不同城市地理状况,选择描述这些地方特征或介绍地理状况的词组填入恰当的表格内,结果抽查学生时,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活跃,表现极大兴趣,被抽查上来展示其讨论结果的学生都是表现得令人满意。笔者认为本节课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与设计探究时关注到了学生,关注到了教学目标的制定,关注到教材灵活运用方面有密切的联系。这些方面对提高"有效课堂"起了一定作用。
四、教师点拨升华,为学生补缺补漏。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归纳小结,注意创建一个和谐且学习氛围轻松、活跃的课堂,树立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实践中,笔者常常会为学生准备一个小黑板。呈现本节课所学过的新词汇、新语法、新语言点、新对话等,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从感性上得到升华。
在听课时,笔者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时间不够或教学设计时没有体现或觉得没必要,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即使做到了,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有起到帮助学生补缺补漏、巩固的效果。笔者认为,这一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提高整节课效果有很大帮助。
五、学生反馈
语言材料呈现之后,学生是否感知、理解,要及时进行反馈。可采用复述、问答会话、表演、猜谜、唱歌、游戏等方式及时操练,检查教学效果。若检查还未达到要求,则要重新呈现直到达到预期要求为止。通过学生反馈,教师对教学过程首先有一个反思:即师生的课堂探究活动方式是否起到了激励学生成长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或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是否有效。其次对学生发展的反思:即学生有没有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学生的意志和情感有没有得到发挥,提升和发挥的程度如何。第三对教师自身发展的反思:即教师有没有通过这堂课获得对教学的新体验。当反思积累到一定量时,教师对教学活动中某些问题就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积累起相当的教学经验。如果这一过程以教学研究的方式加以延伸,教师教学就会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新的认识和经验。新的认识和经验作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以教学水平为核心的专业能力就得到了发展,课堂教学就会持续"有效"。
目前新标准英语课教材本身的要求就高,仅依靠四、五节课和每周二~三次早读很难达到要求。面对各种压力,我们英语教师除了上好每一节课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多方面多角度探究设计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促使学生把读英语成为一种课后的习惯和喜好。假如都能做到的话,那么我们的英语课堂肯定能达到理解的状态,因为良好的复习和预习也能帮助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希望同行们不妨也尝试"五步教学法",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