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642300
摘要:《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必须开设的基础理论课;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掌握工程技术语言,是本课程的中心任务。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本专业工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升教学有效性,从而克服学习难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必须开设的基础理论课之一;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掌握工程技术语言,是本课程的中心任务。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好“设计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应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合理安排作业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兴趣,达到掌握技能、技巧的目的。
一、 讲授与自我学习相结合
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把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等指导性的教学活动与学生自学的的阅读活动相结合。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前单向灌输知识的教法,积极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现师生间、学生间、学生和媒体间的多向互动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刺激,从而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例如,讲到“国家标准”时,可引导学生先进行自学性的阅读,再启发学生思考制定国家标准在行业中的积极意义,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应该掌握的绘图基本知识,如图纸的图幅及格式、图线的应用、比例、字体的格式等。 在教学过程中,是先讲授后自学,还是先自学再讲授,教师可视教学内容的深浅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掌握。对于纯理论且易于理解的内容可先自学后点睛,如讲授“简单几何作图”时。对于技术技巧性较强的内容,如“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就可采用先讲授后自学的方式进行。在教师讲解分析之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例题,并记忆和巩固该部分的知识点。
二、 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怎样才能让机械制图课程充满趣味性呢?这就在于教师如何把课堂上枯燥无味的、抽象的知识与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教材相关的动画、模型、图片来引导学生学习,以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例如,要使学生尽快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可以先让学生掌握物体的投影规律和每一个视图所反映的空间方位,再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图表和模型进行空间想象,找出它们的投影在视图中相应的位置、形状和大小。这样学生就可以快速进入角色,出色地掌握教学内容。在学生作图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让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画图方法,应该让学生多思考,从实际出发,利用空间想象能力最终画出图形。
三、 课堂练习、示范讲评相结合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技术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于学生绘图、读图能力的培养。即教师可遵循“讲—练—评—再练”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讲授完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题和精心编制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力求在训练中突出重点、难点。在学生做完练习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再练”旨在通过再一次针对练习中突出的问题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其技能。
这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此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教师应把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结合,伴之以灵活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同时科学设计学生练习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要及时给有疑问的学生以指导或做必要的提示,要防止学生练习出现“形式化、走过堂”的现象,力求课堂的教与学同步。 总之,教师应精心钻研教材,把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再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尽量使教学过程最优化。要合理分配课堂上教师及学生的活动时间,既要防止教师满堂灌的作风,又要避免学生的练习“形式化、走过堂”。要“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教学模式,创新模式,遵循模式,但更重要的是要超越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有效性,从而克服学习难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幼龙.机械制图.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柳燕君.机械制图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辜东莲.机械制图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