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学生病句修改能力的提高方法--作者:潘梦鸿

浅谈学生病句修改能力的提高方法--作者:潘梦鸿
                             四川省平昌县涵水小学    636427
翻开刚收上来的学生作文,粗读一遍,竟然读不懂,不明白他想说些什么,各种各样的病句充斥其间,让人感叹不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要求要正确的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仅要能够准确地辨析句子的正误,即是否合乎语法习惯、句意表达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运用修辞是否正确等,还要能够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进行修改。同时大纲要求初中生要“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即“语病辨析、病句修改”是修改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
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近年来,各地的语文试题大都涉及病句修改。有的以选择题方式呈现,要求学生判断哪些是病句;有的以一句话或一段话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找出有语病的句子,并加以修改。第二种的难度较大,学生很多情况下不能正确辨别。
那么怎样才能在平时少出现或不出现病句,并且会修改病句呢?下面我就简单的谈谈辨析和修改病句。
一、了解病句类型
病句,即有毛病的句子;病句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通顺的句子;一类是不合事理的句子。句段中涉及的语言毛病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语序不当,(5)前后矛盾,(6)重复啰嗦,(7)表意不明等。 
二、明白病句修改原则
要提高辨析语病的能力,必须反复思考,加强训练,摸索规律,培养语感。 修改原则是尽量保留原句的意思,多就少改,不能另造一句而代之。可以采用增、删、换、调等方法去修改。  
三、掌握病句辨析方法
(一)简缩法:就是保留句子的主干,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来检查句子的正误。如果主干没问题,还要以继续分析分析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关系以辨正误。
(二)对照法:就是用自己的语感检查语病。一个句子有了毛病,它就可能同我们平时语言表达不一样,使我们感到不顺畅。反复阅读,就有可能发现毛病出在哪里。
(三)分类法:就是把病句分成几种类型,记住各类病句的语病所在,最好每组记住一个例句,修改或辨析时,可采取“对号入座”的方法,看看要改的病句跟哪一类病句相似。
四、掌握病句修改策略
修改病句常见有四种方法: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调(调整字间顺序),换(更换字词),不论使用哪种方法,都不能改变句子原意。  
(一)常见病句类型 
    1. 用词不当 
① 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 关联词用错。 
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 搭配不当 
① 主谓搭配不当。如: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② 动宾搭配不当。如: 
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③ 主宾搭配不当。如: 
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④ 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如: 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3. 成分残缺  
① 缺主语。如: 
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的作用,所以,应删去“使”) 
② 缺宾语。如: 
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 语序不当 
① 逻辑语序不当 
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② 关联词语序不当 
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例A,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例B,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5. 前后矛盾 
① 前后不统一。 
如: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所以,应删去“能否”) 
② 否定多余。 
如: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不无责任”即有责任,加上“并非”,意思相悖,应去掉“并非”或去掉“不”) 
③ 范围不清。 如: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图片”包括“宣传画”,不宜并列,应说成“宣传画及其它图片”。) 
6. 重复啰嗦 
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顽症”和“疾病”重复,应删去任一个) 
7. 表意不明(歧义) 
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到底是“牧童吃草”还是“牛吃草”: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提高学生对错误的分析能力
1、利用学生的作业错误进行改错训练
   学生每做一次练习均会出现一些不同方面的错误,我将这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错误汇总、编成改错练习,让学生做后再评改,每次或每几次突破一个方面。
    2、利用学生的作文进行改错训练
   写作练习是一种综合性最强的练习,也是学生容易出现各类错误的一项练习。每次作文,我总是抽一、两篇,让全班同学集体批改,寻找错误,这样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促使学生在写作时考虑周全,反复斟酌,力求用词准确,减少错误的产生。
    3、进行病句改错专题训练
    通过专题训练,让学生掌握病句辨析技巧、修改方法,在训练中记熟常见的病句类型和例句,从而达到快速修改病句的效果,促进学生在作业或写作时少写病句或不写病句,做到“文从字顺”。
以上是一些常见语病的修改方法和训练方式,仅靠这些是不够的,学生还要多多阅读,培养语感,做题时除运用这些方法外,还需要细心。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