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作者:张宁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作者:张宁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     625000
摘要:新课改下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综合性较强、涉及面较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存在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在教学中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要直观,要善于欣赏学生的优点,激发兴趣,注重实效,使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方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教学改革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 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新改革已经是锐不可当的趋势。如何顺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如何适应新改革的新要求,如何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都是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而且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有效教学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新课改背景下开展有效教学,需要明了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同时还要结合教学的现实情况以及地理学科的具体特点,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优质高效的完成教学内容,达成较为理想的教学目标。作为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的探究也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对新课改的认识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程的特征切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一、新课改,新要求,新认识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革,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变革,从目标要求、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和层次都有比较实质的变化。从教学目标而言,不再仅仅关注学生对于固定知识和内容的掌握,还对学生在技能、思考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目标;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而是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能力的提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语言价值观等不同层次为教学指明目标方向。我们需要强调和说明的是,对于新课改要有新认识,要有新的应对之策。比如,对于教育教学的认识,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对于教师角色定位的认识等等,一定要深入学习,加强思考,与时俱进,这是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取得教学实效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认清形势,要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意识和行动,实现从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角色的转变,结合新课改要求和教学实际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程的特征
以往的教学目标更偏向于对学生们的基础技能以及地理知识进行培养,比较容易把握,也比较好操作。在教材设置上内容和形式上往往都是比较静态的,重点、难点、知识点都变动不大,在目标考核上,内容上比较单薄,倾向于知识技能的考核,形式也比较固定、单一,不够灵活。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上也倾向于程式化、流程化,注重讲解、注重记忆,往往是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虽然实效并不是十分突出,但如果教师要求比较严格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提升分数的需要。
高中地理以系统地理知识为主,要比较系统地获得有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有关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则,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其教学重点是对学生们的地理方面的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同时,新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以及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互动而形成的动态过程中的动态性课程,与以往的教学课程相比新课程更加具备构建性和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而且注重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等,旨在转变学生们的思维以及学习方法。这对于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生的传统学习思维是个巨大的改变,可以说不论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都是全新的挑战。
三、根据教学实际探究可行的教学方法
1、充分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
地理是一门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其观察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地图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称为地理教学的第二语音,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地图册、挂图、电子图等等,主要是通过文字、图形、符号、数字、颜色等来表示形象生动的地理信息,对整个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地图教学和学习的重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填图、记图、读图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画图的习惯。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将一幅幅地图变成“意境地图”,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填图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有意识地学习。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教学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目的,凭自己的熟练技巧,用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迅速地绘制成简略的黑板图,旨在抓住基本特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起到精讲多练,发展学生智力的作用。教师要讲课不离图,作业布置图,测验多用图,还要常在黑板上画草图,也要求学生笔记上要有图,凡是每接受一个新地名都要在地图上找出它的位置。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的画图,添图,分析图的比例增加了,地理课堂应重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向学生进行地图教学过程时,更要细微、深入,思路明确。
2、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教会学生触类旁通,形成有创新思维和创造个性(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等),落实到地理教学中,则是让学生懂得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并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充分的思维,把学生的视野延展到课本之外,鼓励学生在认识、了解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在怎样解决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上能够敢于开拓,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因此,我们应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根本的转变,把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掌握地理基本技能、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通过地理教育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符合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素质性人才的标准。
3、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地理课堂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应当追求“知识的创新应用”,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地理Ⅰ”高度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分为用(绘)图说明和读图分析(归纳)两大类。第二,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第三,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这些学习能力是学生必备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高度关注、重点培养。
  4、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最好的教学方法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所以,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的必修课。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衡量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和教学实效的重要指标,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便是重要的一方面。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状况是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的前提和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深研教材内容,优化课程设计,完善教学方法,则可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比如,设置有针对性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设问式的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多应用案例教学,加强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畅所欲言;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补充的方式,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在课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有针对性的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巩固提高,这都有益于学生认识并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坚持有效教学,要做到有效教学就必须深入认识新课改,明确新课改的新要求,把握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特征,根据教学实际坚持探索适应教学目标要求的可行性方法,为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达成教学任务、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提供更好的基础。因此在新课程下教师一定要注重采用可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水平。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