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幼儿园 6423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对艺术追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越重视孩子的艺术培养,而幼儿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其中幼儿音乐是幼儿才艺的重中之重,虽然家长和社会都很重视幼儿音乐的教育,但当前幼儿音乐教育仍存在一些弊端。本文就幼儿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些问题作出了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简单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弊端;教学现状;解决办法
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人生乐历中的第一课,通过音乐可以使幼儿认识更丰富、体验更美好的世界,并获取更多的音乐知识,从小就具有体会音乐美的能力。因此幼儿教育是幼儿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不管是家长还是社会都对幼儿音乐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现代幼儿音乐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必须加强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障幼儿音乐的教学质量。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1.偏重系统,忽略灵活。目前,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还存在导向误区,幼儿教育中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方法和目标,幼儿对音乐的学习是由成人安排去反复、枯燥的进行练习,幼儿失去了感受音乐的意愿,从接触就是被动接受,这样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也因实际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学教材统一编排性导致教学模式固定。由于地域性的差异,各幼儿生活环境和方式不同,对音乐的接受和感知程度不一。固定模式教学脱离了幼儿的生活化,使幼儿的接受能力受到局限,音乐教学失去灵活性和生机性。
2.教学模式单一。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三部曲”的课堂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对一些特殊性的音乐教学时则教育表达不到位。一些音乐必须幼儿亲身参与到音乐艺术实践中,例如,老师在弹钢琴的时候,可以让幼儿通过唱、跳或者配合击打乐器等方法来感受、审美和深入理解音乐。音乐的本质是“培养创造力”,对于我们程序化的“三部曲”教育模式来说,老师教导的时间过多,幼儿参与音乐实践过少,难以调动幼儿的积极和主动性,更不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3.教学内容单一。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并过分强调对幼儿进行统一规范的控制,没有认识到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因此,无法将幼儿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有机结合,并导致幼儿的情感体验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依据当前应用的教材进行讲解,幼儿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能提高,不能真正领悟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不能真正的认识音乐。
二、解决幼儿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1.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快速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开放课堂教学,将音乐游戏融入到各个章节之中,因为幼儿音乐教育最好是在游戏化的方式中进行,应该将音乐游戏贯穿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更易于为幼儿所接受,同时,应增加指导幼师学生学会结合多个学科开展音乐活动,以更好地实施艺术整合课程,这样才能使幼儿音乐教学得到真正实践,从而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
2.注重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关注幼儿想象和动作表现过程。音乐具有丰富的音乐想象空间,因此在进行幼儿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本身的含义,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讲解音乐作品本身含义的前提下,开拓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回忆动物世界中狮子的叫声,同时进行模仿,则可以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更能增加幼儿对音乐作品的各方面体验。
3.恰当安排幼儿学习进度。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进度时不能简单地以数量为标准,如规定一个学期学多少歌曲等,应用这种过于量化的教学手段会使教师的思路受到影响,只重视教给学生实际技巧,而没有认识到音乐体验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过程中,不但要教会幼儿唱歌,而且还需传授歌曲讲述的真正意义,让幼儿真实理解其中的情感,如果一些幼儿在学习还是一味模仿教师,没有对音乐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时,教师就需放慢教学进度,做到灵活处理,可以为幼儿创造音乐教学情境,针对幼儿的不同情况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加强对幼儿音乐德育渗透。随着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培养幼儿道德审美的基础必修课。因此,必须利用音乐的特殊性来挖掘音乐歌曲中的思想感情,让孩子心灵受到启迪与熏陶。例如在学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老师要把亲情和故事情节化为一体,将歌曲设计成为一个动人的故事,要告知孩子,母亲生我们、养我们是多么的不容易,因而要好好学习,长大好好孝顺妈妈。通过对幼儿思想情感的挖掘,打开了幼儿的心门,陶冶性情,以此达到音乐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对幼儿持有积极、热切的期待,通过多种方法的教育,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引导幼儿,发现其闪光点,挖掘其潜能。从幼儿音乐各方面的教育,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个体发展。总之,幼儿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音乐人才,也不在于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唱跳跳,而是为了让幼儿在音乐中受到美的熏陶,在音乐活动中满足幼儿活动与交往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美化和丰富幼儿的心灵,让音乐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使音乐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终身需要,最终达到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周莹.浅谈幼儿音乐教学策略[J].成功教育,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