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盘县安监局 553500
【摘 要】我国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是人均矿产资源极低。同时,新的发展形势下能源需求增加,煤炭供应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给国家和采矿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采矿工程应用的技术较为落后,很多采矿企业仍使用原始的采矿方法,导致采矿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采矿工程中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增加了煤矿事故的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煤炭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这些现象的存在加重了采矿企业的生产负担,导致煤炭资源供应紧张。
【关键词】采矿工程;采矿方法;创新实践
矿产资源是支撑一个国家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活实践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帮助,无论是武器的生产还是人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矿产资源的支持。矿产资源经过几个世纪的轮回才得以形成,而中国的矿产资源又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矿产工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并逐渐改善采矿方法已经成为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针对如何创新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中国采矿工程的现状与技术概述
众所周知,中国的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且数量较多,可谓是矿产资源的强国。然而,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直接导致人均矿产资源量变得很低。现阶段,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需求程度也在不断地上升,可是同呈现出上升趋势的矿产需求相比较,中国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却是远远低于某些发达国家,采矿工程实践中也经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国家大量经济财产的损失,而且还对采矿工程中众多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中国的矿产资源虽然总量比较多,但是由于采矿技术落后,直接促使中国众多矿产资源得不到有效开采与利用,最终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科学技术的日益重视与逐渐发展,采矿技术也有了明显进步,然而,在采矿工程实践中,其相关理论的实施并没有随着中国采矿现状而进行科学创新,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采集手段普遍还是应用一些比较传统的开采技术,从而使中国的采矿工程仍处于一个比较粗放的发展阶段。
而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中国矿产工程的长期发展、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并逐渐壮大中国的发展力量都将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为有效地提高中国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采取办法对采矿方法实施创新与优化很有必要。
二、影响采矿方法的因素分析
1、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是指每个矿床本身的条件,主要包括了矿山及围岩的物理学性质,并综合反映了矿岩体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采场地压的管理方法等。同时还包括了矿体的产状,如矿体倾角、厚度及形状等,可用矿物在矿体及其围岩中的具体分布、矿石的实际品味与价值、矿体的赋存深度及矿石同围岩之间的自燃性与结构性等,这些地质因素都对采矿场的布置、构成要素、低压管理及矿石搬运方法、采矿方法的选择等有着重大的影响。
2、技术因素。
在技术因素中,主要包括了施工人员对矿体勘探的程度、施工装备的水平、采装机的机械化发展程度及矿山的技术操作与管理水平、地表陷落的程度、相关加工部门对矿石提出的要求等。如开采技术设备的条件与材料的供应情况就直接影响到采矿方法的选择与实施及采矿方法优化目标的实现情况。而现行的技术管理水平是否能符合采矿方法所规定的技术管理水平,也对是否能够实现采矿方所要求的目标有着极大的关系。如对于一些中小型矿山或地方矿山,其采矿方法可以选择那些技术较简单、操作便捷且管理方便的开采方法。
3、经济因素
3.1直接法。即根据所开采矿山的实际地质条件与开采的技术条件,在众多采矿方法中直接选用几种比较有效的采矿方法;
3.2剔除法。即根据所开采矿山的实际地
质条件与开采的技术条件,对所有的采矿方法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剔除出大多数不适合开采条件与相关要求的采矿方法,并选择剩下的几种采矿方法实施开采。
此外,在合理选择合适采矿方法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在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之前,需要对采矿区的实际地质与相关技术条件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带着问题进行实证的调查与研究;在合理选择采矿方法时,施工人员需要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各种采矿方法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有效的评定,并且在评定时,也需适当地留有一定余地,将技术管理水平、设备的机械化程度等多重因素考虑进去,而且也需要对矿房及矿柱的回采方法与采准系统进行统一考量,从而选择出科学、合理的采矿方法。采矿方法的选择,不仅要求技术经济合理,而且需要对所选择的采矿方法进行具体分析研究,从而制作出相应的设计图纸与说明书,且必要时还需要对采矿方法进行现场试验。
三、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探究
1、空场采矿方法。
该种采矿方法是中国开采史以来,应用最早且技术较为成熟的一种方法。在众多文献中,对于这种方法的介绍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是除了留矿采矿法之外的自然支护采矿方法中的所有方法,也有的认为它包括了自然支护采矿方法中的所有采矿方法,甚至是有些文献中认为,它仅仅只是代表了阶段矿房采矿方法与横撑支柱采矿方法,或仅指代全面法采矿及房柱采矿方法。
虽然人们对于这种采矿方法的定义有所差异,但是,这种采矿方法的实施主要就是靠围岩本身的稳定性与矿柱的支撑能力,以维护在回采过程中可能形成的采空区,一般都是用支架或开采出来的矿石作为辅助与临时支护,因此,这种采矿方法的有效运用对围岩与矿石的稳固性要求较高,在中国的有色金属、化工矿石中应用比较广泛。
同时,空场采矿方法最明显的优点是其使用成本很低,生产能力却很高,且采准时间也比较短,因此施工人员在有效运用这种采矿方法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适当的革新,从而使其在一些矿岩较破碎的矿体中也能得到有效运用,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2、深井采矿技术
如今,人们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日益加剧,表层的矿产资源已经被开发殆尽,从而致使矿产工程逐渐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并对深井采矿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中国,一般将垂直深度超过了800m的低下开采定位深部开采,相较于地面开采来说,其开采难度要大得多。首先,低下开采的环境恶劣,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其低压与温度也逐渐地增加;其次,在开采技术方面所面临的困难较多,如矿山排水、通风、开采设备的选择等。
3、注重采矿工程的技术转型。
在科技发展推动下,我国采矿工程运用的技术和设备处在不断地更新中,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部分采矿企业技术更新范围和力度不够,导致矿产开采过程中的浪费和效率低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为此,首先,国家相关部门与矿产开采企业应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转型方向来。
对于国家而言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矿产开采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矿产开采行为,严肃查处一些浪费严重,生产效率低的开采企业;
其次,根据我国矿产资源实际运用情况,通过制定政策法律,限制不同规模开采企业的开采量;最后,针对规模较大,技术落后的开采企业,国家应创造良好的环境。
结束语
针对我国矿产资源相对匮乏,供应紧张的实际情况,矿产开采过程中应注重研究和引进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以有效缓解资源的稀缺问题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对于中国矿产工程的长期发展,就需要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对开采技术的投资力度,以全面地提高中国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如在采矿方法的选择方面,需要根据采矿区的实际情况,并对每种采矿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对矿产工程中的采矿方法进行必要的创新,从整体上提高中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杨岩伟.采矿工程新模式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7):57-59.
[2]刘春华.我国地下矿山采矿技术发展及趋势[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76-78.
[3]张世涛.我国金属矿山地下采矿的技术进步[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2(03):119-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