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有良好的管理,事情才会有头有绪,集体才会像一架健康的机器有序地运转。而班级的管理主要靠的是班主任。本文就高中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管理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他的所做所为、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发展,特别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不稳定,对新事物的认识不够理性,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大胆创新,同时要注重细节,让每一位学生的都能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健康快乐地学习与成长。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领导、老师和学生的好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一名合格的高中班主任应该要有良好的师德。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
一名合格的高中班主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班主任应该特别有学问、特别有爱心、特别有修养、特别有心计、特别爱读书、特别爱思考、特别爱研究、特别敢创新。班主任应该有三方面的专业素质,第一是班主任的专业道德,第二个是班主任的专业知识,第三个是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中,班主任的专业道德是核心;班主任的专业知识是基础;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是目标。
二、对学生应努力做到“严父心”、“慈母心”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大到国家社会,小到班级组织,只有确立了严格的制度,各项活动才能顺利开展。著名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到: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就不可能形成教育。可见,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离不开“严”的管理。教育学生要从小事做起,高中生不同于小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大多数学生还处于叛逆期,一味地严格要求,有时会导致师生关系矛盾恶化,不利于解决问题。和学生相处时,要讲究的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的方式,不管是“严父教”的管理,还是“慈母爱”的感化。严格的管理再配合着爱心,在爱的教育中严格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真正达到和谐的管理。
三、班主任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高中学生要比初中生更懂得爱,更需要爱。他们在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方面表现出比较成熟、自信、顽强等,但另一方面有比较脆弱,遇到困难容易退却,这就需要老师的关爱,使他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特别是那些有毛病的学生,他们平时听到的多是批评,他们最缺乏别人的理解及老师的爱。因此,高中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上,而且还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可亲。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子女怕父母偏爱,学生更忌老师偏爱,瞧不起他们。 高中班主任必须注意学生这一心理,要一视同仁。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老师应常去关心学生,照顾学生,哪怕是一句话,在学生心中都会产生很大的波澜。高中班主任应学会利用这一点,及时发现那些需要关爱的同学,及时献上一个真诚,那将是对学生的最好的奖励。
四、注重班干部的培养,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班干部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选拔一支精明能干的班干部队伍,对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比较忌讳的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班级缺少风格和特点,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容易变成对手的关系。如何变对手的关系为助手的关系呢?这是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所在。笔者认为首先班主任要有多设助手的想法,要使每一名班干部成为助手,要把每一名学生当作助手。每名学生在班级中都负责一定的事情,大家都为班级负责,给以表现自我的机会。用民主管理的方法,利于班级的管理。
进入高一以后,班干部重新选举,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对待班干部,要积级引导,大胆使用,定期培训,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五、注重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监督学生才能逐步的养成并提高。
1.明确学习的责任。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有点责任心。学习也是这样,一个人要想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就必须有一点学习责任心。也就是说,要明白你为谁而学?对谁负责?明确学习责任心,不仅能提高学习自觉性,而且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也有直接的具体功效。
2.主动学习。在明确了学习的责任以后,就要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上,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学习课本上的和课本以外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一定要有主动性,只有真正主动了,才能说明真正明确了学习的责任,也才能真正做到自觉地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走在老师的前面,课前一定要预习;其次,要注意课外知识的学习,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一旦真正这样去做了,真正做到主动了,学习也就真正具有自觉性了。
3. 培养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只有从学习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就感,才能保持长期自觉的学习。因此,一定要努力培养学习兴趣。其中关键是战胜自我,投入进去,用心学习,坚持到底,争取成功。一般在开始的时候,往往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这时候要靠责任心来控制自己,战胜自己,硬着头皮去学,并且全身心投入进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退缩,要坚定顽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定要坚持到完全掌握所学知识为止。这时,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就会在心中油然而生,从而激发出浓厚的兴趣,并渴望重新体验。
六、 耐心疏导,提高批评艺术,做好思想工作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高中班主任做事缺乏耐心,希望对学生的教育能够立竿见影,殊不知:“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他的未完成性。”高中学生的成长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所以做班级工作要以耐心疏导为主。尽管采取“堵”的方式能够减少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但仅仅靠“堵”是不行的。在管理心理学中,人们把越是禁止的行为(或东西)越容易被诱发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为潘多拉效应。班主任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潘多拉效应应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例如,对班里有些常进上网吧的同学通过“禁”、“堵”的方法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效应,你越禁止他们上网吧他反而会不遗余力地去做。过多地应用“堵”的方式,有两点不利:一是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对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堵”必须与“导”结合起来,以“导”为主,以“导”为前提,通过引导,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例如,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进一步让学生对上网有个更准确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去网吧的危害,从而让学生明辨是非、克制自己。当然,班主任如果一定要禁止某种行为的产生,那么就必须讲明禁止的充分理由,因为潘多拉效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禁止的理由不充分,或没有说明或未被引起关注。
作为高中班主任不可放下对学生不良习惯进行批评教育的武器,然而不讲场合、不留情面地对高中学生公开批评教育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引发师生对立以及学生心服口不服等不良后果。要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的确需要讲究批评的艺术。高中的学生非常爱面子,如果班主任以巧妙的方式指出其美中不足,应该会有比较好的批评效果。
七、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优化班级管理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数字化产品应运而生,其特点在于信息量大、信息真实、可以再现,所以,充分利用各种数字产品,可以记录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如联欢晚会、成人仪式、元旦表演等,都可以利用数码产品为学生留下美好的瞬间,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通过书写学生自己的历史,让学生体验生命价值,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积极性。此外,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新兴的网络沟通渠道,极大地方便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方便了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有效把握。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考试成绩、日常表现等及时反映给家长,而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一方式及时了解学校发展动态,掌握学校的最新活动。最后,积极建设班级网站,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班级网站是创设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重要阵地,所以在筹建和维护网站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班主任要借助网站平台,向学生传递学校的重要信息,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并及时反馈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还可以通过论坛、留言板等虚拟社区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出现的某些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
总之,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时期,身为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地优化班级管理的策略,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的生涯中,在成长的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促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郭艳涛.高中班主任应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
[2] 吴昊文、吴志敏.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创新策略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8.05
[3] 钱峰.关于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10)
[4] 朱德强,苏银莲.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