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述盘县长毛兔养殖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作者:王俊

浅述盘县长毛兔养殖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作者:王俊
                                    贵州省盘县农业局         553500
摘要:盘县隶属于中国凉都六盘水市,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属于亚热带气候。长毛兔养殖潜力大,生产效率高,在畜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盘水县良好的生态气候环境为长毛兔的养殖提供了便利条件,现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龙头企业带动,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搞好长毛兔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长毛兔养殖;产业现状;未来前景
盘县,隶属中国凉都·六盘水市,是贵州西大门,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在东经104°17'46"-104°57'46",北纬25°19'36"-26°17'36"之间,区境属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5.2C°,发展草食性畜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长毛兔的养殖潜力大,养殖环境友好,生态压力小,繁殖效率高,属于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帮助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毛兔养殖已经成为盘县畜牧业中一个快速的经济增长点。
一、长毛兔养殖的过去与现状
盘县良好的生态地理环境为草食畜牧业的养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长毛兔引进之初,由于当时养殖技术的不成熟及饲养管理的不规范,导致种兔的产毛量低下,繁殖力低,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经过近些年的实践与探索,长毛兔产业的发展在盘县深得民心,养殖户热情高涨,主动报名参加技术培训的农户持续不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依托公司,发展订单养殖,由合作社、龙头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负责饲料供应,回收产品,建立保底机制。按照盘县“三变”发展模式,通过成立合作社统一管理,贫困户用项目资金参与合作社入股方式发展了近百个长毛兔养殖户。为提高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水平,专门组织并成立了养兔协会,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发放明白纸,组织县、乡科技人员到专业村开展科技示范,现场指导,并与专业村、专业大户签订承包合同。在品种改良上,开展人工授精,大大提高了养兔繁殖水平,并通过引种和自主选育对原有的种兔进行快速改良。纵观盘县长毛兔的发展历史,存栏量从最初的不足千只到现在的上万只,产毛量从最初的单产1.0kg/年提升至现在的1.75kg/年。
尽管我县长毛兔生产养殖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长毛兔养殖产业化体系不够壮大,对兔产品的综合开发力度不够,兔产品难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其次是对种兔缺乏有效管理,兔农的科学饲养水平相对较低。最后是信息不及时,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
二、多措并举,未来实现多元化发展
盘县长毛兔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很好的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养殖风险,加上兔毛纺织品存在着掉毛、缩水、起球等难题和受金融风暴影响导致的供求关系变化,因此,未来发展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多措并举,搞好长毛兔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1.树品牌,强龙头
品牌是生产发展的根本,因此,要争创优质的兔业品牌,拉动长毛兔生产快速规模发展,将是我县长毛兔生产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是我县长毛兔生产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措施。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长毛兔品种资源,采用现代家畜育种理论和生物技术,培育符合未来家兔生产和产品市场需要的长毛兔新品系,减少对外来良种的依赖性,以满足家兔良繁体系建设的需要,是我县长毛兔生产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
按照建设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畜牧产业化体系要求,突出抓好市场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和规模养殖,发展多种形式的产品流通中介组织,抓好产品基地建设,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长毛兔生产持续发展。与合作农户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带动合作农户发展生产,进入市场。鼓励纺织厂等企业,通过技术攻关、工艺改进等措施,开发出一批质量好、档次高的兔毛纺织名牌产品,进一步提升其附加值,进一步提升长毛兔的养殖规模,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
2.强化服务,提升科技含量
首先是搞好饲料开发,大力推广苜蓿、黑麦草的种植,将种草养兔的生产模式广泛推广开来;其次是建立健全繁育推广体系。在适量引进外血的同时,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改善原有杂交血缘关系,强化人工授精站点的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繁育体系,保证品种改良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是开展长毛兔养殖科技培训。要充分发挥养兔协会的功能,在家兔选育、饲养管理、疫病防制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技术指导,同时加大实施产、供、销配套服务,真正成为养殖农户科技致富的桥梁和进行专业化生产的依托。
3. 建网络,加强与市场的沟通
生产必须着眼于市场,也必须适应市场。市场需求的变化对长毛兔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坚定不移的走产业化、规模化道路才能满足未来市场的需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交流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方式,这亦将成为未来博弈的新“战场”。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发展,及时了解行业信息动态,需要建立快捷的信息网络,进一步扩大交际领域,寻求稳定的兔产品销售市场。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