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 416700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全面推行几年了,整个校园的课堂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笔者接触我校推行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将近一年了,关于高效课堂教学笔者有了一些浅薄的认知。本文拟从高效课堂的界定和高效课堂的实现模式来谈笔者关于高效课堂的见解。
一、关于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即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具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来说,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的“四主”教学思想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探究主线、创新主旨。高效课堂的技术要领是:导学案是路线图,小组学习定成败,学情调查是起点,独学、对学、群学是方法,展示、反馈、评价是手段,达标测评是关键。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为自主、合作、探究。
上述是关于高效课堂的理论阐述,从现实教学的实践出发,我们应该怎么来界定高效课堂?在日常教学中,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算是高效课堂?
从知识技能习得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提高了效率和效果的课堂。如果说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每课必得,那么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学生每课多得。就拿语文课来说,很多学生关于语文学习的认识就是:语文课上与不上都一个样,因为测试的时候没有考多少课本上的东西。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上语文课几乎毫无所得这一可悲情况。学生这种认识产生的根源就在于,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专注于文本的解读,忽略了解读文本的方法技巧的点拨。文学史上经典文本何其多,各个文本涉及的内容又千差万别。如果语文课上只解读一个文本,那么学生只知道那一个文本,如果缺少了方法和技巧的点拨,换个文本,学生就无从着手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在于学习方法的授与和获得。每课必得的有效课堂是建立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之上的,每课多得的高效课堂是建立在学习方法的熟练运用之上的。简而言之,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方法习得较多知识技能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从师生授受角度来说,高效课堂不是老师讲得快讲得多的课堂,而是学生学得快学得多的课堂。现代教育技术使得现代课堂的容量较以往成倍增大,一堂课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最大限度地补充知识,由此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教师授与过量知识这种课堂很难界定为高效课堂,因为那是拔苗助长式的伪高效。高效课堂应该是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可接受程度的基础上,适当安排教学任务,灵活采用授与方式,引导学生达到或超越既定学习目标的课堂。如果一堂课上,学生在全部接受的基础上有所创造,这一课堂则体现出高效,这种课堂则算是高效课堂。一堂有效的课,学生所受与教师所授必须是等量匹配,一堂高效的课,学生所受则应超出教师所授。
高效课堂可从一节课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来评定,也可从一个星期、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乃至一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多少来评定。总而言之,学生学有所得并学有多得才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教师授有所成授有多成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二、关于高效课堂的实现模式
课堂的高效率高效果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模式。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两段式生成性教学模式,即把课堂分为预习和展示两段,具体来说,就是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包括预习、展示、测评的三大环节。三大环节可以具体化为以下步骤:第一步,自学;第二步,对学、群学;第三步,组内小展示;第四步,班内大展示;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预习环节的基本步骤包括第一、第二步,展示环节包括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两步,测评环节即为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这一步骤。两段式生成性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是:预习环节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所有基础性知识,再通过合作学习掌握具有一般难度的问题;展示环节要通过师生、生生的探究,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测评环节要求实行一定的验收制度以检查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检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我校的两段式生成性教学模式易于操作,这种教学模式有既定套路,可以按部就班,教师易于上手,学生易于接受。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问题,概括来说,即教师的备课任务重而教学任务轻、学生的预习任务重而展示任务轻。当前教学模式下,教师备课较传统备课多了编制导学案这一环节,导学案的编制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比如要更多更细地考虑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的水平,要考虑预习和展示两段所分配任务的适度性,要考虑各个模块各个知识点分合增减的灵活性,等等。另从学生角度来说,较传统以听为主的学习模式而言,学生的预习任务变重了,学生在预习环节要掌握百分之五十到七十的知识,其余知识的掌握则通过展示环节中的合作探究来实现。鉴于学生预习任务重这一情况,教师要为学生减负,就得在设定学生的预习时间的时候,作出充分的考量。为学生预习环节给定充裕的时间,是以我校当前实施的教学模式来成就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作为我校新进教员,一批青年教师一接触高效课堂理念就被赋予成为了课改先锋队和主力军的使命。在日常工作中,青年教师既要学习理解课改新理念,又要贯彻践行课改新理念,可谓任务艰巨而责任重大。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漫漫而修远,吾辈青年教师应孜孜不倦以求索,以为我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尽最大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