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实验教材,就是以创设生活情境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需要数学,学好数学是有用的。创设数学情景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始行之有效的数学情景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一、创设生活情境,降低教学难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快乐游戏引入教学,体验学习乐趣
小学数学游戏式教学正好符合这一观点。小学数学游戏式教学就是学生通过动手做游戏的活动课教学。这种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根据儿童爱玩、爱动,注意力集中不持久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我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如丢手巾、送信、夺红旗、开火车、小猫钓鱼、摘苹果、抛沙包、红花配绿叶等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游戏活动面广,能照顾到点又能覆盖到面,信息反馈及时,学生兴趣盎然,其乐融融。
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情景创设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多媒体的教学元素,这也成为教学和学习的常用工具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景图画都比较鲜艳,充满童年色彩,但是一些静态的图案不能够很好地反映日常生活的状态和情景,相比之下一些动态的画面就比静态的画面更具有视觉效果,也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具有条件和能力的学校可以建立多媒体教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
四、激活数学知识,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活动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数学知识乍看显得“枯燥”、“死板”。原因在于:书本知识都是前人创造的、是现成的。如果不考虑教学对象的区域性及其对实际生活的经验及感受,而一味照本宣科,教学必然会愈枯燥、死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就会越来越低,甚至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负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状况及教学目标的需要,很有必要在不脱离教学目标及要求的前提下,重组教材或依据教材重新设计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教学材料及教学思路,并充分使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让信息技术与学科充分整合,强化探究活动的途径和兴趣,使要传授的数学知识“活起来”、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为主,对知识进行“创造发现”的过程,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理、调整,运用好教学媒体和资源,可以激活数学知识,给学生的自主探索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无限制地拓展了学生自主发挥的思维空间,锻炼运用已有知识、技能的广度和深度,培养了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
五、充分奖赏评价,增强学生自尊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方法。“赏识”体现了父母教孩子说话时的最大奥秘——承认差异;而“成功”则体现了父母教孩子走路时的最大奥秘——允许失败。赏识教育在新课程教学中有积极的作用。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学生是我们教学培养的目标,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关爱学生,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而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么有新意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太好了,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还有谁能超过他!”……这些话语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爱,是人类所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
综上所述,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成功的数学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人文精神培养的弊端。教师要努力创设成功的数学情境,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艳明.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05).
[2]袁丽君.电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