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探析九年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作者:肖瑜

探析九年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作者:肖瑜
                               贵州省盘县保田镇忠义中学                    553509
 
学校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锻炼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必要的基础。可是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使体育教师感到为难的是,初中毕业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不高,健康第一的意识不足,体育课中“身顺而心违”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在体育学习中,经常“走马观花”式,有的甚至站在原地不动,更有甚者来报到后就逃之夭夭,这样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不利于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研究了影响初中毕业班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九年级学生体育课态度消极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指学校在教学安排、内容设置、教学管理、场地器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身体状况不佳等。主观因素是指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因素
1、因应试教育造成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鲜感。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鲜感,是影响他们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他们面临升学考试,体育成绩的达标是升学的一个因素,因此,体育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练习枯燥的掷实心球,跳远,女生800米(女生特别害怕跑步,哪怕是准备活动的一圈两圈),男生1000米。如果老师不上这些达标的内容就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式因此大部分学生体会不到上体育课的乐趣。
2、过分强调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分强调体育课的课堂纪律,把学生看成机器进行操练,忽视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感受,同样也会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如在掷实心球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面对面排列,听到教师的哨音一起掷,而且严格规定每人的投掷次数,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味追求良好的课堂纪律,即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加上教学的过分呆板,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学生知道技术动作如何做,就是没有兴趣练,照样掷不远,他们没有一点成就感,特别是毕业班的女生。她们经常是比划比划地做个样子给老师看。
3、理论教学实效性差。由于目前的体育理论教学的内容与体育实践教学联系性不强,存在着脱节现象。体育理论课的内容对指导学生的体育实践意义不大。加上体育教师重术科教学,轻理论教学,上理论课时照本宣科,一节课的内容五分钟就解决了,剩下的时间自修,造成不少学生讨厌上体育理论课。有时体育课遇雨,其他课程的老师纷纷来抢占体育课,造成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在操场上练习其实并没有理论课而言。
4、学生身体状况不佳。在体育课中,由于有些教师的疏忽,没有发现有些学生身体状况不佳,而没有将他们与别的同学区别对待。这些同学由于胆小等原因未向教师说明情况,硬着头皮和其他同学一起上课,因此对体育没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影响他们今后对体育课的喜爱,由于此原因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女生特别多。
二、主观原因
1、学生怕苦怕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娇子,是每个家庭的宠儿。为了他们能考取好的学校,许多家庭都一味要求他们的子女要一心一意地读书,对他们的生活百般呵护,不让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体育活动。而且许多学校也一味追求学校的升学率,对学校的体育课也采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虽然学校要求体育达标,可达标也不正规,不少学校文化课的尖子生若是体育不达标,班主任就为他们出面说情,根本不存在体育不达标现象。由于上述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庇护,造成了目前有学生因怕苦、怕累不喜欢上体育课。他们在体育课中表现出积极性不高,怕在室外太阳晒,冷风吹,怕体育课弄脏衣服,因此练习时偷懒,对一些运动负荷稍大的练习(例如长跑),不是借口身体不好,就是在练习过程中自我降低要求,怕自己累了影响文化课的学习。
2、生理原因。九年级学生的年龄正处于15——16岁,这一时的学生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特别是女生,他们的生理特点,导致了相应的心理变化,性格变得好静、害羞、爱美。在体育课上常常表现为积极性不高,做动作扭怩。由于缺乏生理卫生知识,对月经期进行体育锻炼有惧怕心理,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经期停止活动最为稳妥,体育课常会轮流出现几名见习生。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肥胖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加。同时,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大部分女学生希望自己有个苗条的身材,有的盲目节食减肥,结果出现了或肥胖或消瘦的现象,同时其身材素质、身体机能下降。这样,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就会感到力不从心。
三、解决对策
1、因势利导,启发自觉性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向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讲体育与锻炼的关系和7+1>8的功效。让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对智育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让他们认到,体育可以保持充沛的学习精力,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在分数决定学生升学命运的今天,化适宜的体育课为调节学生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的催化剂,让他们享受运动的乐趣从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要掌握心理特点,培养体育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除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外,通常较多的采用竞赛、游戏的形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也给有其它兴趣爱好的同学在一定的时间里提供“自助餐”的形式。满足他们的个性需要。通常说,符合需要,就会产生兴趣,才会有自觉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开展符合不同学生兴趣和身心特征的项目,例如形体健美、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等。让他们通过参与锻炼,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提高能力,从中发现锻炼的真正价值,使他们对健身锻炼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形成条件反射性的习惯,从而达到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
3、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方法战胜薄弱的意志,协调健身观念和行为
从思想认识,到决定行为,再到采取实际行动,需要战胜许多来自身体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来自自身内部的困难,主要是指懒惰畏苦畏难心理,不良情绪的干扰等。外部困难是指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人力、物力、财力缺乏)等等。
九年级学生体育课态度消极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更有主观因素,体育教师应重视了解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因势利导正确引导九年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