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探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策略--作者:杨云

探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策略--作者:杨云
                                 四川省安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642300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的运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趋向普遍,计算机正在为人们普遍的接受和喜爱。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计算机学科更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学习对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笔者将针对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精神和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改革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职校;计算机;课堂;有效教学
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计算机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职校计算机教育中的一些“软肋”逐渐被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计算机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的脱节,教学内容、教学力量薄弱,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相对滞后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面对职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这些亟待解决的常见问题,职校计算机教学应该从课堂内容设置、教学规划和评价体系、师资队伍素质、改善学校设施等方面完善教学效果,提高职校计算机教学的竞争力。笔者试图从职校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措施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1.生源情况分析。职校学生入学分数普遍比较低,学习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不明确,相当多的学生选择上职校是为了混文凭、找工作,学习上缺乏动力。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网络知识、电脑操作、技能学习方面兴趣极高,对参加课外活动、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他们渴望在计算机课中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能用电脑及时灵活地解决本专业的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喜欢上网,但是并没有合理地利用网上的资源进行学习与提高自己个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们喜欢上网,喜欢在网上聊天、玩游戏、看电影。
3.教材内容分析。与高中相比,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大纲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是五花八门,有的教材本身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与职业学校教育课程体系是不适应的,实用性明显不足;有的教材内容陈旧过时。这样教材的利用率不高,学生学习完课程后表现为应用能力不强,常常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前景感觉很迷茫。
4.师资力量薄弱。随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许多教师的知识呈现滞后状态,一小部分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操作的计算机教师往往又因为职业学校待遇较低而跳糟或兼职于其他计算机行业,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导致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业务素质与水平能力普遍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简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一般分为三个类型,五个方向。科学解释是:科学型,即计算机科学方向;工程型,即计算机工程与软件工程方向;应用型,即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方向。文科生的计算机教育一般是广义上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是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未进行深入研究。职业学院的文科生一般只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针对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必须按照程序进行,一步一个脚印,为计算机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1.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简而言之就是文科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例如:硬件知识:包括键盘上每个键的位置、各个键的快捷功能;软件知识:基础软件:办公软件、学习软件、娱乐软件等。
  2.软件的基本特性与常见软件介绍
  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软件程序的特性介绍,分别从软件的概念,软件的技术特点和软件的程序语言等方面进行;软件的特性;软件学习与使用。
  教学要求: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有作为一名软件开发师的意识,使他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为之后的学习与研究做好准备。同时,使学生熟悉应用开发平台上的一些工具,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学会善于分析、主动钻研的学习习惯。
  3.程序语言的设计与开发
  首先,这里所说的程序语言不同于基本的程序语言,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其拥有9个基本特征,分别是程序的控制结构、赋值、变量、表达式、过程、变量的生命期、数据类型等等。
  其次是对计算机程序语言的设计内容的介绍,它包括:编译器工作原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概述、高级语言程序的解释与执行、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现计算的方式。
  最后是对程序开发和软件工程的学习与掌握,其内容一般是指:程序设计过程:需求分析、程序设计、编码、测试与排错;软件工程概述;传统的软件工程:生存周期模型、需求分析、设计、软件测试。
四、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
1.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发现、探索、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这种课堂模式下,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任务”,而且这些“任务”具有可操作性。“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这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可视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时,假如单单用语言来分析,学生很难理解,其结果是既浪费口舌效果又不好。
3.个性发展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协作完成任务。
4.重复知识,培养能力
重复知识的练习,目的是通过练习,以反复运用为手段,将新知识的运用转变为自动化操作,形成习惯。当前在职业学校里,学生不用面临升学的压力,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知识与技能把握的很不牢靠,以至于在毕业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原来什么都不会。与其到时后悔,不如珍惜现在。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把握所学知识。那么重复知识的练习将是一个好的途径。但在重复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能力的培养。
总之,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已成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必备技能之一。计算机教育已成为职业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学改革对任何教师都不失为一种挑战。在不同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深入地了解学生,更多的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形成学习动机。同时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当代学生的必备素质。只有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素质和操作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嵘,初中计算机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的实践探讨[J],金色年华:下,2010。
  [2]曹瑞,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
  [3]李勇帆,基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要求与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