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 553100
【摘要】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作用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应用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客观存在的学习规律来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指引,有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掌握知识和获取相关的护理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同时还应该坚持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任何教学过程中。本文探析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意义,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准备工作,以及启发式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临床护理教学;有效应用
在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掌握以及获取教师教授的相关知识太过于被动,不利于理解和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到的知识,所以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就慢慢地应用着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并且还能够启发学生学习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更加推崇启发式教学而反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以及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也能够很好地将教学两方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
1.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主要是为了完成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对学生分析理论知识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此可知,启发式教学是完成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对学生分析理论知识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能够将学生的有效管理能力进行提升[1]。
例如:在学习护理相关内容知识点的过程中,倘若学生遇到护理问题不知道怎样去解决,教师就需要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去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然后对解决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指导,最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独立解决好这个护理问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准备工作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主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对护理教材进行深入地研究,也要细致化地了解学生。因为在教授护理课程,不仅仅是讲解护理知识点,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教学的内容,更好地对他们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只有教师认真备好课,对护理教材进行深入地研究,也要细致化地了解学生,在护理教学课堂中教师才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将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到最好[2]。
3.启发式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主要体现在其能将实践和理论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正确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知识,在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在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只有正确地掌握好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够启发学生学习的思维[3]。
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最不可少的就是问题设置,因为好的问题设置能够带给课堂和谐的提问氛围,可以合理地将讲述以及讲解与提问进行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的启发性思维。只要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个良好的问题,就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活动思维,也能够引起学生对临床护理这门课程的兴趣以及重视。但是教师在设置教学问题的时候,也要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倘若问题太过简单,就会让学生产生轻视的心理,不利于启发学生活动思维;倘若问题太过难,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就不愿意参与但教学课堂中。由此可知,教学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也很重要。
在设置好问题之后,就是教师的提问方式是否艺术化,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进行提问一种提问方式就是要让学生转移。集中或者是定向注意力的提问方式,但是学生不一定要回答。一种提问方式就是启发学生理解知识点本质以及关键的提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的知识看到问题的本质。最终的提问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学习的知识并且运用这些知识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应用启发式教学,让当前教学的思想以及教学的原则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启发学生的的活动思维以及启迪学生的心智,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地提升,以及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在临床护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也能够更好地锻炼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瑞芳,肖春红,赵菊芬.临床病例导入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129(22):2064-2065.
[2]钱秋月,宗永忠,潘红宁.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7(25):192-202.
[3]华辉,胡霞,潘红宁.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与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整合教学法在ICU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旬刊,2014,213(06):254-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