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作者:尚 玉

浅谈《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作者:尚 玉

四川南充市李渡八中    637942

著名的《双城记》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一部杰出的古典主义长篇作品。“双城”是指伦敦和巴黎。在文章中,作者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反映了尖锐的阶级对立和激烈的阶级斗争。作者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通过对各种人物的遭遇及其人性的深刻剖析,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恶行,同时也讽刺了那些使用暴力来革命的平民复仇者。在整部作品中从开头“死人”复活到最后的“编织”结束都贯穿了作者所提倡的人道主义精神,作者认为要用“仁爱”来化解一切仇恨,改变那些被扭曲的心灵。

文章中,作者狄更斯根据人道主义精神,把里面的人物分为了两类:一类是正面人物,即理想化的人物,是符合作者所提倡的以人道主义解决社会矛盾,以仁爱、宽恕战胜所有仇恨的思想的人物,其中包括了马奈特医生、露茜小姐、查尔斯、代尔那、卡尔登、劳瑞先生及普若斯,他们都是“爱”的代表,作者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着力描写了他们的正直、善良、崇高的道德品质,反对革命者在他们身上进行的一切复仇活动;另一类就是那些缺乏和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的人物,即反面人物,包括了以厄弗里蒙侯爵兄弟为代表的封建贵族,这是作者痛加鞭挞的对象,是所有人痛恨的对象,还有以得伐石夫妇为代表的复仇者们,他们的形象是被扭曲了的,作者把他们(特别是得伐太太)描写成了嗜血成性、乱杀无辜、疯狂、冷酷的复仇者。

马奈特医生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一个正面人物。作者对他的遭遇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对他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坚毅不屈和镇定有力表示尊重。马奈特医生因为向政府揭发贵族厄弗里蒙侯爵兄弟将一对兄妹无端迫害致死的罪行,被持有贵族特权的厄弗里蒙兄弟所迫害,他无辜地被投入巴士底监狱,在监狱中被关禁了整整18年。马奈特医生在狱中曾设法记录了自己所受迫害的过程,立誓要向厄弗里蒙家族复仇。但他出狱后放下了所有的仇恨。甚至还原谅了使自己遭受了18年牢狱痛苦的仇人的侄子。作者这样描写他:“他是一个置身局外的人,不声不响、慈悲为怀、责无旁贷地在医院和监狱里,利用自己的医术,一视同仁地对待杀人和被杀的。”作者对医生的崇高品质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作者还通过得伐太太对马奈特医生的评价来赞美、歌颂他的人道主义精神:“那医生在他周围不是很有影响么!现在你来救他吧!医生,来救他吧!”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内涵。

西德尼·卡尔登是作者狄更斯心目中的又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可敬的自我牺牲者。他有才华、有见识、思想敏锐、道德高尚,但却不为社会所赏识。卡尔登生活颓废,酗酒成性,他自称是一个“失望的人”。他性格虽然被社会扭曲了,但是他的心地依然充满了仁爱而善良。当他爱上美丽而温柔、善解人意的露茜小姐时,他从心里知道自己不配露茜,他痛苦但并不后悔,并且这种深爱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结束。他勇敢的向露茜表白:“我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做任何事,若是我的事业条件较优秀,有作出牺牲的机会和能力,我愿抓住一切机会,为你和你所爱的作出任何的牺牲。在你心平气和时请记住我说这话时是热情、真挚的。……”他为了露茜的幸福,利用自己的外貌与代尔那(露茜的未婚夫)酷似的条件,顶替代尔那走上了断头台,含着微笑,宁静地走完了人生最后的路。他的死并不是他爱的失败与结束,反而是人道主义的最美篇章。这就是狄更斯笔下人道主义理想人物的化身,作者把他视为“卓越的先知”,他在临终时发出了这样的预言:“我看见……由毁灭了的旧的压迫者们转而兴起的新的压迫者们都成排成对地被这报复的机器所毁灭,在这器械被废除不用之前。”这是狄更斯人道主义信念的体现。作者认为无论是贵族的暴力还是革命的暴力,通通应予以废除,凡施暴力于别人者都没有好下场,只有高居于任何暴力之上的人道的化身才是不朽的。

书中的查尔斯·代尔那、露茜小姐、普若斯小姐,还有台儿森银行的业务员劳瑞先生等人,他们的身上都从不同方面表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查尔斯·代尔那出身贵族,但为人正直高尚,不满贵族阶层对穷人的欺压、剥削;露茜小姐是一个善良、纯真、美丽的女孩,她用亲情的力量,使神经错乱的马奈特医生度过了最艰苦的日子,恢复了常态,她对任何人都是那么和善而友好,作者对她进行了肯定;普若斯小姐对露茜无时无刻的爱,对弟弟无私的关爱;劳瑞先生对老朋友一家无私的关心、帮助。这些人身上都体现了基督教仁爱精神,在狄更斯笔下,这种仁爱精神不仅能使敌对的阶级,敌对的人们互相谅解,而且可以改变人们被扭曲了的心灵,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新生。以上这些人物都直接地体现出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与这些正面人物相对立的反面人物中,得伐太太是作者重点批判的对象。她生于农民家庭,过着贫苦的生活,她的父亲、姐姐和哥哥都惨死在侯爵兄弟手中,只有自己一人躲藏在外幸免于难。她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对贵族仇恨的种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复仇女神”。任何情况下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坚信理想必将实现,她永远静静地坐在酒馆里,编织毛线,把贵族阶级处决革命者的暴行和名单织进去,革命时就能成为起诉书。当革命爆发时,她手里握着斧头,腰间别着手枪,向一切贵族复仇,毫不含糊地砍下敌人的脑袋。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她的凶狠可怕、冷酷无情以及为了复仇不惜殃及无辜的变态心里。作品中写到,她不仅一心要置代尔那于死地,还要斩草除根,连代尔那的妻子露茜和可爱的女儿也不放过。当露茜跪在地上求她时,她毫无表情地说:“我们晓得她的父亲和你的丈夫被禁在牢狱中,这是很平常的……作为一个人的妻子和小孩的母亲的患难,与别人相比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小说不止一次的通过侧面描写露茜来突出得伐太太的可怕。作者让所有读者都讨厌得伐太太,认为她是冷酷的无人性的,所以她的死也是罪有应得的。她死在了自己编织的复仇计划中,死在了自己的枪口下,让所有人都觉得“爱总是比狠有力得多”。得伐太太的结局更加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狄更斯反对暴力,主张仁爱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对反面人物厄弗里蒙侯爵兄弟予以了无情的揭露、讽刺、鞭挞。通过对他们的外貌描写,我们看到了一副“精致的假面具”。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颇有贵族气派,实际上灵魂极其肮脏、凶残。他们不但生活腐化、奢侈,而且草菅人命、涂炭生灵、残忍凶暴、灭绝人性,小说中毫不隐蔽地揭露了他们的罪行。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的精髓就是在于肯定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与价值,作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像厄弗里蒙兄弟这样的贵族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作者希望资产阶级以人道主义精神来治理国家,从而使社会变得更美好。

作者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作品中,作者认为仁爱精神是万能的,不仅能使敌对阶级,敌对的人们互相谅解,而且还可以改变人们被扭曲了的心灵,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新生,使社会变得更和谐。他希望资产阶级用爱来消融恨,用仁爱、宽恕、和解来替代阶级对抗,这就是作者在作品中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