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探讨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作者:喻荟如

探讨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作者:喻荟如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职业技术学校    5534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近几年,职业教育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也随之得到了发展,现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信息技术任课教师,我们要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技能;自主学习 
   
  当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信息技术任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让他们在踏入工作岗位后,能应对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艰巨的任务。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也就困难一些。而良好的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兴趣、产生联想的一种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了一段录相,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在搬新家时,准备处理掉所有的废品,丈夫发现初恋时送给爱人的一对小泥人扔到了车斗里,就随手捡了回来。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找不见了,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不已。看完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①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②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③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区域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优化教学时间。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十分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用整堂课的时间来“讲学”,学生实践的时间少之又少。而到了实践课,教师又完全放手,不管不问,任由学生自己支配。这样的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讲课时间过长,会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没有活力;如果整堂课都交给学生自己操作,又很容易造成混乱,课堂毫无秩序,很多学生在实践课堂上根本没有实际操作,而是在看电视、玩游戏、逛网页等,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进行课程的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理论讲述与实践操作的时间分配,既要教会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 
  2.采取多样的实践形式。学生可以成立课外活动小组,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知识。比如,中央台播出的《快乐驿站》是大家很熟悉并且喜爱的节目,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是由大学生组成的课外活动小组做成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计算机生产厂家参观,还可以联系这些厂家,为学生安排到当地进行实习。这样不但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还积累了实践经验。 
 3.观察对比,培养能力。对比的方法与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非常巨大的应用,它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例如在文件类型教学中,可以把文件比作不同种类的动物或植物,不同动物它的属科不同,秉性不同,文件也可以看成一个对象,它有文件名、文件类型、大小、最后修改的日期时间、打开的应用程序、只读、存档等属性,不同植物生物的环境不同,不同动物的巢不同,不同类型的文件也要有相对应的应用程序窗口才能打开。在教学中,多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不同文件类型的图标和扩展名不同,它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再通过打开各自应用程序窗口,让学生完全明白不同文件处理的对象是不同的,使学生对不同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循序渐进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中,“灌输式”教学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坚持的教学模式,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过度地依赖教师和教材,忽视自己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教学photoshop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些照片或者图片,然后对其进行PS加工,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P”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最后将其展示出来,供教师和其他同学欣赏。又如,在教学计算机编程时,可以要求学生尝试从其他的角度,使用不同的程序结构和语句,写出不同的算法。 
  四、类比迁移,灵活运用
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时,把它与工厂生产进行类比,调度室相当于控制器:生产车间相当于运算器;仓库相当于存储器;原材料购进相当于输入设备;成品运出相当于输出设备:由调度室对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进行规划,安排生产、储存、运输,相当于控制器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控制,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和数据到运算器中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放回存储器,需要时从存储器中取出运算结果送往输出设备。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了相似性,为以后知识的迁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五、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而实践操作却很大部分需要学生自行解决。跟其它学科相比,软件的操作变化多端,而且这些操作之间常常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所以如果仅仅单独的罗列这些基本操作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如果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来把这些操作串接起来讲解,学生就容易接受和掌握。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综合练习时,教师可以提出事先打印分发一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如标题的排版,文字的修改,段落的连接,段落调整,设置打印页面等等问题,让学生通过上机,依靠集体力量,自行讨论解决任务。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如拿一张已排版好的较为复杂的文章或表格,让学生尽量做到与样文或样表―致,通过自主完成的作业就是自己的一件作品,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脑的兴趣。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网络广播,同步教学
一般的教材在讲述操作方法的时候,往往要罗列一大堆的操作步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等。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如何讲授这些知识,却是一个问题。如果不上机操作,在黑板上讲授这些课程,由于学生在脑海中难以建立连续的操作图像,必将使学生兴味索然;如果上机操作,一人一台机器,只要一人跟不上,就要等待,要做到同步操作十分困难。为此,我们利用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功能,将教师屏幕广播到每个学生的屏幕上,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学生对照课本上的提示,同步地观看屏幕上的操作结果,从而真正看懂了课本的内容,掌握了课本要求掌握的知识。并且,可以利用网络教室的网上举手、电子教鞭、网上影院等功能实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七、拓宽认知,促进发展
信息技术课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拓宽学生知识面。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却是无限发展的,能否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如图形图像的制作、声音文件的处理、简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防毒杀毒等,拓宽这些知识面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要穿插工具软件教学,如看图软件ACDsee、图形图象处理软件画图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视频播放器Mediaplay、超级解霸、rap3播放器、瑞星杀毒软件等,教学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让学生对各种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