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初探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作者:耿广荣

初探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作者:耿广荣
                                     贵州省威宁县二塘镇二塘小学      553100
   摘要:构建高效的有质量的教学课堂,是当前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所追求的。那么,新时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构筑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呢?笔者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个人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高效 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而传统的教法忽视孩子学习活动的过程,忽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参与意识不强,导致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质疑问难的机会减少,所以直接影响到整个阅读教学的效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语文教学目标意识,备课时即精心备课堂目标,使所讲的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明确的教育教学方向,这是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也是教育者的基本素养。
    一、精心设计,追求生动鲜活精彩的语文课堂
  (1)引发求“新”,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在不知不觉中学语文。如教学《花钟》一文时,我以口语交际的形式导入:“孩子们,钟老师想和大家聊一聊,大家有自己喜欢的花吗?为什么?我喜欢凌寒独自开的梅花,我喜欢它这样不畏严寒的品格。”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老师,我喜欢黄黄的桂桂花。有的说,我喜欢牡丹花,因为她很漂亮。有的说,我喜欢蒲公英,因为它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一吹它就能散发种子。有的说,我喜欢菊花,尤其是秋天的菊花,因为秋风一吹,它就在秋风里翩翩起舞,非常美丽。此时,我随即引导:我觉得你也是个很美的女孩。刚才我们交流了很多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花的课文。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口语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在引发中求“新”,才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的学习之门。
  (2)品文设“疑”,营造思维训练的课堂氛围。在充满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思维训练的主要引导形式之一,课堂上“品文设疑”的有效性,就是有益于孩子们最近发展区的提升,就是思维训练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是在原有水平上徘徊不前。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孩子们具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但水平不高,于是我设计了这个问题:“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这就是引导孩子们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多维度上评论“了不起”,在思维训练中提升语文能力,让学生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发挥辅助教学,营造鲜活精彩的课堂氛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已逐渐增多。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的综合能力,集中了幻灯、电视、录像等媒体的优点,而且具有接受反馈的特性,因此,它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收获新“学法”
  语文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果,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做一个自主的学习者,一味的跟随教师会迷失自我,不会形成学习力。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的鼓励孩子们运用已经掌握的学法进行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如学习《白杨》一课时,孩子们就联系“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温故而知新。
  教学涉及到新的“学法”,就在课堂上及时引导孩子们总结提炼,不断收获新“学法”。如在练习中,我发现大家对“浮想联翩”这个词理解不到位,于是就引导大家利用好词典进行解释,最后我让大家总结我们是怎样解释难字的。
  生:“解释难字法:解释词语中难以理解的字,进而理解整个词语。”
  生:“浮想联翩”中“联翩”是理解该词的难点,意思是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所以“浮想联翩”就是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三、高效作业,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教学练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并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方法得以训练,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1)要根据课程标准来布置作业。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通常是根据考试的可能性大小来布置,这样也许能帮助一部分学生提高成绩,但偏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作业层次要体现差异性。新课程背景下,必须避免“题海战术”,作业在内容上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追求适合性和量力性、差异性,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要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四、重视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为了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就充满了生命力;把班级还给了学生,班级就充满了成长气息.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步骤,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情绪不是单向地被动接收来自教师发出的知识信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有些知识的学习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自己,而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知识信息的传递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竞赛、抢答、表演、朗诵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愉快中既掌握了知识,还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认真思考与实践,着眼于学生实际,立足教材,选择合适的方法,优化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引领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使语文课堂教学逐渐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之按语,《小学语文教师》, 2009年第5期
 [3]郑克伟.《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