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如何与高中学生进行沟通--作者:冯 超

如何与高中学生进行沟通--作者:冯 超
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650000
     摘要:高中三年学习中,各科知识点难度增大,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一不留神就会导致学习动力减小,学习成绩下降,沦为学困生。那么作为老师在这个关键的学习阶段我们就要想尽各种办法去调节学生的心理,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
    关键词:学困生;交流;沟通
    高考,是每一位学生想跨入大学之门的必经之路,大家拼命地学习,十年寒窗苦读就为在高考中能取得好成绩,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坚持不了,或是受不了这份苦就选择了放弃;也有人在混日子,坐在教室里不仅不好好学习,还会捣乱,影响他人学习;有些人很刻苦很努力的学习,但由于学习方法不对,不管怎么努力都没有效果,总之坐在教室里等待高考的学生各种各样的都有。素质教育中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个班级,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困生。那么,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与学困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进而触动其心灵,让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教师再为其创造适当的学习环境,端正学习态度,使之尽快转变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促使学困生转化,成为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关键。我认为转化学困生的前提是学会与其交流和沟通。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交流与沟通的前提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要挫伤他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1]。”有了良好的关系,师生之间才能进行更好的沟通。因此,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要以保护学生自尊心为前提。当我准备找学困生谈话时,总要把他的学籍档案仔细地阅读,把所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利用课余时间,逐一核实。在对其家庭情况、学业成绩、个人爱好特长、思想表现等方面有了全面的认识后,通过多次与他的接触、观察、测试、谈心,弄清他在想些什么﹖担心什么﹖找出其学困的根源,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纠正其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转化其自卑的心理,逐步树立他的自信心,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进而激发他在人生旅途中积极进取的激情和心态。 
    二、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唤醒学生,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不仅成绩差、习惯差,而且自卑心理都相当严重。如果在这时教师急于求成,缺乏耐心、恒心会导致学生认为你的爱是虚假的,那么你和学生的距离将会被拉大,要想重新获得学生的信任就非常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困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转变学困生
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做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因此,在与这类学生交流时不能急于求成,要利用适当的交流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学会自我教育,对自己以后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善于用赏识教育,多在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让孩子越来越好[3]。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学困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多用赏识教育,多去学生身上找闪光点,让他们找到自信,让他相信老师是真心在关注他,帮助他,让他知道老师是可以信任的。如班上某学生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讲小话、传纸条等等,看上去满身的缺点,但实际这位学生人缘很好,很有煽动力,管住他就可以管住一大帮学生。找这位学生谈心时应该说“你人缘这么好呢,是因为你很讲义气,对朋友很大度,又爱帮助人,所以同学们都愿意跟你交朋友,这是你的优点,老师也是非常喜欢你,你要是上课能管住自己,管住你的那帮朋友就非常完美了。”学生听完会很得意,知道了老师很关注他,不只是看中学习,也很喜欢他,自信油然而生,改掉自己的坏习惯,逐步转变成好学生,甚至优秀学生干部都有可能。
     四、在交流过程中多承让体谅,忌苛求无情
     在面临学生具体问题时,要先弄清事情缘由,不要只看事物表象就作出判断,不要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来作判断。比如,学生迟到问题,大多数是不守时造成,但还是会有特殊情况,如果简单粗暴的不问青红皂白就罚站等等,可能会酿成大错,把一位在上学路上做好事……的学生给责怪了,不仅正能量得不到保护、弘扬,还会让教师失去尊重、失去威望。即便是面对一个上课经常迟到,被老师骂成老油条,满无所谓的学生,你通过家访了解情况,寻找到迟到的原因,然后和学生好好的交流,帮助他端正认识,帮助他克服困难、改正不良习惯不是没有可能。关键是交流过程中老师可以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严责,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体谅和关心,有时这种体谅和关心比按原则办事更有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卫.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0: P170-P172.
[2] 周易宏.与学困生沟通的六宜六忌, 教育与管理, 2000, 9: P23.
[3] 管增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和谐教育研究, 2013, 21: P28.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