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探索--作者:王国钢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探索--作者:王国钢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中水镇出水民族小学       553108
      摘要:探究学习作为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变革的成功尝试,是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教学安排,采取了相应的实践措施。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了较大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习惯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探索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形势,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获得一种成功感和满足感,进而产生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小学生的“探究”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小学生的探究与其说是发现,不如说是发展。只要是自主学会己有的原理或技术,或是把它们应用于不同的问题上,就是一种探究的过程。 
  一、探究式教学的含义与特征 
  1.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成功的教育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教学中,有效的学习要依靠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许多事实说明,探究式学习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探究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它是指人们通过对自然、社会或文字材料的观察阅读,提出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过程。从我们校几年的实践过程出发,作为学习方式的探究学习,要不断地向学科课程渗透,探究学习己成为各学科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 
  2.探究式教学的含义 
  (1)开放性。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是开放式的,这主要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习的封闭状态,在一种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其首要表现在方式的开放。由于现在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学生学习的外延极其广泛,并且这种方式与渠道的多元,又同时导致课堂教学时空的拓展。语文、常识课的网络上链接。数学课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相连,必然会引发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逐渐突破教材的框框,教师教学的轨迹,以自己的特有的学习体验来寻求知识习得的过程和方法。 
  (2)探究性。探究是最能体现人之本性和人的力量的心智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形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紧紧地追问、探讨问题的结果,与被动记忆、被动理解的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选择的问题本身就富有探究性。这些问题往往具有非完备性、不确定性、发散性、发展性和创新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发地解决这些问题,但又需要经过挖掘教材与他人合作才能得出结论或答案。 
  (3)自主性。自主性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探究学习的目的。不论是探究的能力,主动积极、科学严密的态度,还是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都足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在课堂上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生成,而单靠接受性学习难以获得。 
   二、“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我在兴趣上做文章,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趣中理解知识,在趣中掌握技能。创设妙趣横生的课堂。我们的课堂是研讨会,不是孤掌难鸣,而是百家齐鸣;我们的课堂是交流会,不是三言两语,而是滔滔不绝。学习统计时,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在校园里开展实践活动,学习方向和路线时,我们来到大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边玩耍边学习,其乐融融。趣味盎然的训练。数学训练忌简单机械的重复,因此在习题练习时,我从兴趣出发,设计行之有效的训练。结合商品与包装一课,我引导学生到超市对食品、日用品等进行统计;学习1000以内的数,指导学生当家长的小老师,为家长出题、判题,学生们不但兴趣高涨,而且更加自信,更加热衷学习。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具有重要影响。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思维是数学的心脏。”思维始于动作,动手操作可以协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支柱。动手做是儿童心理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等多种活动,让他们尝到求知的乐趣,从而完成由具体形象思维达到抽象思维的过程。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充分给学生操作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容器及黄沙,让他们合作学习,动手操作,将圆锥容器盛满黄沙倒进圆柱容器。学生们经过反复操作发现:用圆锥容器盛满黄沙三次正好将圆柱容器倒满,真正理解了圆锥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根据圆柱体积公式,很容易悟出圆锥体积公式。这样的推导过程使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发挥,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注意语言不能生硬空泛,语调不能刻板单调。不然,就会引起学生大脑皮层抑制,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涣散。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凡是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其共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语言表达上都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在如何使教学语言更生动、更形象、更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上多下工夫。而且,在讲述过程中还要重视语调对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影响作用,讲课的语调要有抑扬顿挫,同时还要注意伴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努力使语言表达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三、“特”,创建特色的教学模式 
  学校要有自身的特色才能成为强校,班级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成为好班。为此,我思索过,实践过,虽然还没有轰轰烈烈的成效,但已经感受到了学生们的进步。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我们班的情况,我进行了合作性学习的尝试。我按学生能力的大小把他们均匀地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比如,学习在方格中画长、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引导学生先画一种情况,再在小组内每人画一种情况,最后每个成员轮流评定,拓展学习的空间。在合作性学习小组中实行组长轮换制,以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小组的学习还可以扩展到课下和课外。每个小组也可以有本组的特色或强项,在组间进行擂台赛,根据口算、笔算、动手操作、应用题比拼增强学生学习意识和责任感,例如,班里的思琦组,口算快而准,成为了其他小组羡慕的榜样。这样的特色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间的求知欲望,也使后进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我们班的特色教学模式中,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着。 
    总之,小学生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理念之一,它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学习方式,而且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和学习,要想让学生做有意义的探究,那么就要从低年级学生做起,培养好的探究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尝试成功的学习――尝试教学实验研究20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5-86. 
  [2]郑毓信.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数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44-50. 
  [3]余文森.再谈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J].人民教育,2002,(12):31-33.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