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双语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作者:刘俊玲

双语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作者:刘俊玲
                                  新疆阿克苏沙雅县第三双语幼儿园            842200
       学龄前阶段是双语幼儿园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来说,他们的早期阅读过程是与他们已经获得的口语分不开的,学习早期阅读是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组织幼儿早期阅读活动过程中应该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开展阅读活动。那么,在双语幼儿园如何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呢?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一、善于启发幼儿思考,提高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 
   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把阅读活动建立在幼儿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是指导阅读的关键。如何做好这一点呢?
1、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内容,并学习评价别人的讲述。例如:请一个练习看图讲述故事,另外一名幼儿进行评价。教师问:“你认为他哪幅图片讲的很好,哪幅图片讲的跟图片意思不一样?”通过评价,不同水平幼儿的语言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也可以在阅读延伸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图片、头饰、木偶、玩具等,让幼儿自己结伴讲述、表演。例如:听了故事《三只蝴蝶》后,教师让幼儿自己选择最喜欢的角色表演,引导幼儿学说角色间的对话。教师还可以为幼儿创设语言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触景生情,边玩边说,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在比如:让幼儿讲述《毛毛虫》这个故事前,先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生长过程:毛毛虫—蛹—蝴蝶。通过多方面的体验,让幼儿真实的认识毛毛虫就是蝴蝶的幼虫。幼儿通过观察、体验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再通过老师提问、讲述、表演等,幼儿就轻而举的理解和掌握了这个故事内容了。总之,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了幼儿的阅读图书的积极性,效果很好。
2、幼儿刚开始阅读图书时,应尽量选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图书材料。图文并茂的图书,有形象性的特点。生动的视觉表象能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唤起幼儿的兴趣和情感,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幼儿边看边讲述图书内容,幼儿不但理解了图书的内容,也增加了看图书的兴趣。
3、教师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图书。在幼儿活动的场所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随手可取的图书或其他游戏材料,使幼儿随时随地有机会接触图书。教师提供的图书应当是多样化的,并注意图书题材的多样化,各种题材的读物让幼儿都能接触到,图书内容可以是儿歌、童谣、诗歌、故事,也可以是购买的,或者是老师和幼儿共同制作的,这样,幼儿可以体会到阅读图书的乐趣。
4、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让幼儿乐意观察图书中的各种符号,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可针对图书画面细节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形状、颜色等细节,在观察中去发现、想像和猜测事件发生的场景和角色的性格特征,去理解画面细节的主题和阅读方法。以此激发幼儿反复阅读的欲望。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让幼儿积极主动阅读图书,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二、教给幼儿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为了保证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教会幼儿阅读的方法,是很关键的一环,那么教师如何组织幼儿开展阅读活动呢?
1、教师让幼儿自主阅读、自己观察、自我感受,获得阅读图书的方法,以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让幼儿获得有序阅读的经验。比如:教师引导学习按页码和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由于大班幼儿已认识了1—10的数字。因此,先教他们按页码顺序翻书,再按从左往右,自上而下顺序看书,在此过程中,幼儿亲身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故事是要一幅一幅有序的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是连贯的,使幼儿掌握看书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教师和幼儿每天用半小时时间和幼儿在图书角一起看图书。教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帮助幼儿理解图书内容,在图书故事情节发展的精彩处,教师突然打住,促使幼儿去想象和猜想,引发幼儿的阅读期待的方法。也可以让幼儿提出一个难题情境,促使幼儿自己去阅读和思考。教师可先不回答,让幼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并理解图书内容,这样有助于提高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
3在图书区域活动中发挥幼儿阅读的自主性。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为设计一系列的自主性区域活动,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自主创造机会和条件。从而对阅读活动产生兴趣。比如:在图书区设计视听角、修补角、表演故事、换书角等。这些区域的创设让使幼儿有了一个听听、说说、 讲讲、看看、演演的环境,幼儿有了练习语言的机会,幼儿不再单纯地为阅读而阅读,为说话而说话,不再被动地接纳,而是主动探索并积极参与阅读。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大胆讲述的口语表达能力。
4、在美工区教师放置剪刀、笔、纸,让幼儿自己绘制“我自己的书”。教师要求幼儿独立绘制图书。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图书,体验到图书制作的艰辛。幼儿做的书有封面、页数和内容,幼儿还会为自己的画面配解说词,看着自己动手做出的图书,幼儿十分欣慰,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爱惜图书的情感,也提高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5、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满足幼儿不同水平的发展。让幼儿按不同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材料。比如:在“我自己的书”活动中,教师提供了以下几组材料: 第一组,白纸、画笔、剪刀;第二组,白纸、旧图书、画笔、剪刀、浆糊;第三组,背景图、故事角色形象图片、浆糊。这三组材料可以让幼儿自编自画、自剪自编,幼儿自由地贴贴、讲讲,幼儿不但学会了制作,还学会了讲述。效果很好。
三、重视家庭阅读,让幼儿感受亲子阅读的快乐
亲子阅读,是培养幼儿良好阅读兴趣、习惯及能力的有力支持,更是开发幼儿早期阅读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师采取了以下方法:
1、通过家园联系栏、自主活动、个别交流等不同方式,随时与家长交流。不定期地向家长介绍亲子阅读的内容、指导方法及需要家园配合的事项,帮助家长树立全新的阅读观,从而拓展幼儿阅读的范围和内容。
2、建议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设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指导家长为幼儿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为了给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自身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发放宣传资料,向家长推荐一些有效的指导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在家如何配合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比如:听读启蒙法、讲述提问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等等,让孩子感到阅读是快乐的,以此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产生兴趣。
4、做好资料收集工作。通过家访,教师了解幼儿在家阅读图书情况。教师每周家访一至两名幼儿,与幼儿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请家长做好个案观察记录,写教育心得,及时反馈到幼儿园。家园一致,共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总之,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对幼儿的一生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的接触面更广,知识积累更多,接受能力更强,这就为幼儿早期阅读创造了条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激发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积极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