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者:何海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者:何海
                湖南省永顺县毛坝乡九年制学校    416700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青少年对任何事物本身就有一种新奇感,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法及其他多种原因,学生在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多少受到习惯思维的束缚。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应适应新课程改革,改变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被动局面。成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关键,现结合本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确保教学质量和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以下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有都喜欢表现自己,并且都喜欢听到表扬和夸奖的话言,俗话说得好,八十岁的老人家都喜欢有人夸。更何况初中学生,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还没有形成,他们很喜欢有人来夸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为此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抛弃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思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1、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刚进初中时,教师要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数学比小学时的难度加大,范围加宽,抽象性增强,为此在教第一堂课时,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到对数学探究的意识上来。
2、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如在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法应用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例 :如果在关于x,y的多项式(ax -3x+by-1)-2(3-y- x+x )中,无论x,y取任何有理数,多项式的值都不变,求4(a -ab+b )-3(2a +b +5)的值
分析:初一学生开始遇到此题时,感到无从动笔,对于“无论x,y取任何有理数,多项式的值都不变”这名话,学生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怎样求4(a -ab+b )-3(2a +b +5)的值。但只要多留意一下,对多项式(ax -3x+by-1)-2(3-y- x+x )进行化简后,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解:(ax -3x+by-1)-2(3-y- x+x )
= ax -3x+by-1-6+2y+3x-2x
=(a-2)x +(b+2)y-7
根据题意可知:a-2=0 ,b+2=0。于是可得  a=2 ,b=-2
故  4(a -ab+b )-3(2a +b +5)
    = -2a -4ab+b -15
=-2×2 -4×2×(-2)+(-2) -15
=-8+16+4-15
=-3
相类似的题还有:若多项式(x - xy) -(2y -3kxy+5)中不含有xy项,求k的值。
二、寻找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通过数学教学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数学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或现成的知识,使他们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观念,敢于探索新问题,从而发现新方法。
例:合并同类项 x+ x+ x+…+ x
分析:合并同类项,就是设法合并同类项的系数,可这道题有这么多的不同分母的分数,显然通分是不可能的,这时,提请学生开动脑筋,引导学生分析、观察这些分母有什么规律,提示学生能否把每一个单项式进行拆开,把它拆成两个分数的和或者差的形式,这时有的学生就会发现: x=x- x,     x= x- x,
x= x- x  …    x= x- x
将这些等式相加,就会得出答案,即:
x+ x+ x+…+ x=x- x= x
三、激起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方法
数学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把握好学生思维发展的时机,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关键。在学生进行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掌握学生喜欢表现自己这一心理特征,充分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并及时引导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学分激励。每次作业或者单元测验,课堂表现,,都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促使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
2、在课堂上比赛谁先完成课堂练习,看谁先能回答问题,比谁想出的解题方法简单实用,比谁对一题多解想出的解法多等。通过这些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