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保靖县清水坪学校 姜立体
湖南省保靖县教育科研所 姜仁炳
一、备教材
《橄榄树》一课选自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中的音乐欣赏。
《橄榄树》是台湾故事片《欢颜》的主题歌曲,作于1971年。三毛作词,李泰祥作曲。著名作家三毛长期漂泊在外,流落它乡,这首歌曲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本课所选的音乐是根据歌曲改编的,由法国轻音乐大师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演奏的轻音乐。
作为音乐欣赏课,必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受,获得精神的愉快、理性的满足和对音乐美的感受。
二、备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主体作用。所以,在对教材融会贯通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思考。我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了解学生原有的音乐基础知识;
二是了解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三是了解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
四是思考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障碍;
五是分析学生期望教师怎么教最好。
三、备目标
课堂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必须目标清晰,重点突出。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确立了明确的“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电声乐器的音色之美,领会创作人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的爱美之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聆听中,感受电声乐器的音色之美;在赏析中,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的爱美之心。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电声乐器的相关知识,感知主要乐器的音色特点。
(2)体验器乐版与声乐版不同的表现方式及带来不同音响效果。
四、备教法
备教法,就是思考怎么教的问题。怎么教最容易达成教学目标,怎么教最容易突出教学重点,怎么教最容易突破教学难点。针对八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以音乐欣赏为主线,以音乐美学为核心,渗透“四美”:
一是在音乐欣赏中感知音响之美;
二是在音乐欣赏中体验情感之美;
三是在音乐欣赏中展开想象之美;
四是在音乐欣赏中理解意境之美。
在音乐欣赏的美学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学习信息的反馈和补偿,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五、备时间
一节课的时间太珍贵了,教师稍不注意,时间便匆匆溜过。所以,我根据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反复思考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时间作了精心的预设,把45分钟的时间合理地分配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去(按照本课五个环节,时间预设分别是“12分钟+8分钟+10分钟+12分钟+3分钟”)。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树立时间观念,才能追求高效教学。
六、备教具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
难点,我们必须采用辅助手段,利用教学用具,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本课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橄榄树的图片,《橄榄树》电声版,电声乐器图片(电吉他、电贝司、电子鼓、电子琴等),电声乐器录音,《橄榄树》现场演唱版等等。
七、备作业
一堂音乐课中,教师应将“复习性练习、巩固性练习和创新性练习”有机结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我考虑了四点:
一是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
四是激发学生兴趣,延伸课堂教学。
所以,课堂小结后,我布置了三个作业:
1、朗诵下面两句话:
让我们悄悄地爱上电声乐器;
让我们轻轻地放飞音乐梦想!
2、自由演唱《橄榄树》。
3、课外搜集自己喜欢的电声演奏曲目。
八、备流程
备流程也就是备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在备流程时,我们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思考分几个环节去教学,每个环节起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的。本课教学我安排了五个流程:
1、聆听演奏,辨析音色;
2、视听演唱,体验感情;
3、比较赏析、感知异同;
4、师生互动,激发情感;
5、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总之,对教学流程的设计应追求“开头引人入胜,中间高潮迭起,结尾余味无穷”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