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二中 341400
摘要: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与展示是有效性教学活动的基础和起点,也是实现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本文对于小组交流与课堂展示在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充分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显著效果。
关键词:课堂活动;交流展示;有效教学
在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中,小组交流和课堂展示模式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体系的建构。通过这些课堂互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如所获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得到培养,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口、动手实践的机会,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包括学习成绩、情感等个性品质的发展。教师怎样才能指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逐步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又不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能愉快地学习呢?
反思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只关注活动形式而缺少语言交流和展示;2.只注意活动的多样性而忽略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展示;3.设计活动时只注重情景的创设而降低了学生思维的成份;4.重视课件设计的精巧,而忽略所设计活动的真实效果。由此可见,很多教学活动表面上气氛热烈,形式花哨,但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缺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笔者试图从英语教学中学生交流和课堂展示这两个重要方面,结合课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充分体现明确的语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它限制着课堂教学的开展,对保证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并具有多元性和可操作性。如果想要达到语言的教学目标,老师有计划性地设计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展示就非常有必要。
案例1:新人教版Book 2 Unit 4“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有位教师在处理完课文之后进行了总结:Animals are beautiful and lovely, we should treat them as our friends. Then 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于是布置小组活动任务:Talent Show. 教师给学生分发面具,要求每个小组扮演一种动物,描述自己的appearance, talent, personality等,最后全班同学评出Super Star。这个活动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学生一下子热情高涨,Talent Show开展地有声有色。但仔细一看,这项活动出现了教学目标的错位。学生在活动中根本没有运用本课的目标语言, 而情感目标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in harmony with the wildlife and learn to protect the wildlife也没有实现。
笔者在教学时也设计了Role-play的活动:Suppose you were one of the animals, what would you say to human beings? 并强调运用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通过幻灯片上展示出来。这个活动有效运用绞手架原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支持。这样,学生均能运用所学的语言流畅地表达,并能激起对wildlife的关爱之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益。通过这两节课的对比,笔者深有体会:设计课堂活动是为更好地完成语言学习。评价一节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能看在表面上的活、学生在形式上的动。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都应该多问问“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活动与目标的实现是否相符?”
二、巧妙设计切合实际的课题导入
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可缺少的方法。成功的导入,像磁石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像金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其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为出发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以下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如:
1、问题导入。案例2:人教版Unit 5 Book 5 中First Aid的阅读课。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是通过情景导入,切入话题,了解一些急救知识,并能理解与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根据教学目标,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以下几个课堂问题,以便较快了解课文内容:(1)What kinds of first aid do you know? (2)Why do people usually take first aid ? (3)Make up three sentences using the patterns “Always do…; Don’t do …;Never do …,Can you…?” 这些问题导入,既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注意了活动的思维价值性,以引发学生积极交流讨论,大胆发言,发表见解。
2、游戏导入。游戏不仅仅是小学生的专利,也深受高中学生的喜爱。游戏能使人感到快乐,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案例3:人教版 Book 4 Unit 2 Using language中设计green food海报的导入环节,采用guessing game 的形式:展示一个盒子,问学生What’s in the box? 学生纷纷猜测如chocolate, apple, necklace等后,变魔法式地打开盖子,原来是两个鸡蛋。学生很感意外,好奇心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又问: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ggs? 于是自然进入主题学习。
3、歌曲导入。英语歌曲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很多广为传唱的英语歌曲不仅在韵律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歌词也很优美和经典,歌词往往蕴涵着很深厚的社会文化信息。 案例4:人教版 Book 2 Unit 5的Music时,笔者以美国当时的流行代表作“Country Music”导入课文学习。这首歌曲中所陈述的思想内容、社会问题及立场观点是美国当时的代表和象征。令人思索的歌词,宁静悠扬的吉他声把学生的思绪带入了那个年代,并增加对课文背景的了解。
三、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流程
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组织形式而言,既要有individual work, 又要有pair work, group work, class work, chain drills等。在课堂的互动模式上应该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的互动等。
1、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定相应的活动难度和要求。案例5:人教版Book 4 Unit 2 Using language一节课,为Green food 制作海报。有一位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提供的语言运用的实例如下:
Shopkeeper:Hello, Can I help you? Customer:I need some…
Shopkeeper:It’s better to… Customer:But it’s…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Shopkeeper:It’s good value because… Customer:….
Shopkeeper:If I have a choice, I’ll choose… Customer:: Ok, I’ll take it…
因为语言活动降低了难度,消除了学生的焦虑心理,学生才会有话可说。学生的对话表演非常成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活动在设计上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言水平,才能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享受到“用中学,学中用”的快乐。
2、营造自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小组交流、讨论是探究式思维的“催化剂”。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时,思维处于高度兴奋和积极探索的状态之中。学生在感受自己的能力逐渐提高的喜悦的同时,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案例6:人教版Book 3 Unit 2“Healthy eating”。根据本单元话题来自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的特点,笔者布置了以下几个话题:(1) My eating habit; (2) Advice on healthy eating; (3) How to keep healthy? 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一篇短文展示在黑板上。
3、进行适当、有效的竞争活动。案例7:人教版Book 7 Unit 5“Travelling abroad”一课。老师设计了两个竞赛活动,最后获胜的组还可以拿到奖品。活动一,词汇掌握:讨论旅行时需要准备什么。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讨论很热烈,想出了许多与旅游有关的东西。结果,把本节课所需掌握的新词汇都解决了。活动二,语言运用:讨论旅游前需要做些什么。老师在黑板上列出本课出现的短语,鼓励学生进行造句比赛,看看哪个组造句最多,运用词汇最多。这种竞争活动大大激发了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了组与组之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总之,有效的小组交流、讨论和课堂展示活动有利于学生获得所学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于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教师经常采用多元评价的激烈机制和小组辩论或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性和自信心。同时尽量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和展示的机会,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反思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联想、转换和归纳能力。只有当学生有交流和展示的欲望时,课堂才能真正互动起来,活跃起来,才能实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