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中学 553400
【摘要】初中生物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生物教学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有效教学旨在通过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具体目标就是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课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1、重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反思教学活动的全过各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强调通过丰富的生物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正面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生物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其实这也反映出生物教师的“教学境界”。在当前生物课堂里,许多教师把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作教学的一切,这样做是很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生物学的学科思维的,其实若能围绕一些知识点教师常能开展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如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科学史实和科技新闻、生物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动手进行一些生物实验、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或者在课堂里围绕某个学生关心的生物学命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辩论,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性,又能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多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2、正确处理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是实施课堂教学、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只有一个,教材可以有很多种版本。任何教材都是对课程标准的一种表述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对教材关注的较多,对课程标准往往关注不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应看这节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如何表述的,注意分析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适切度。课标中的点一般对应教材中的面,并且内容的顺序与教材中的表达顺序不一致。课标与教材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与差异性,其中的差异性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具体教学内容在使用的顺序等方面适度调整,更能发挥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要把握整体教材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分析。应该对于初中生物的基础课程分为“走进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的物质基础、细胞的结构基础、生命的物质变化与能力转化、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等进行教学。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章节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进行合理的教学,不应该随意的进行教学。其次,对于具体的章节教学应该要把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和调整,可以对于教材进行合理的增添,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情境教学,来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消化教学内容,使得重难点给予学生更容易掌握。最后,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完美的安排教学任务,使得教学能够有效的衔接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效率。
二、新课标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情境创设,繁冗拖沓缺失。相关研究显示,教师在教学当中对于教学情境创设并不是缺乏能力和积极性,主要是现阶段初中生物安排的课时过于紧张,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使得许多教师愿意在课堂上直接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来节约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学能够很好的挖掘出学生的兴趣,并且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来全心的富有热情的投入到整个教学当中去。因此,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可能从单方面来说比传统的教学耗时间,但其带来的效果要大大的高于传统教学,能够带来教学的有效性。另外,一些教师在教学情境设定中设计过多的情境,认为情境越多越能够提升气氛激发兴趣,造成教学情境泛滥的现实,这就使得在教学情境设定中要直击教学目标和问题。
2、课堂教学提问,形式机械呆板。在新课标的教学当中,在课堂教学提问当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的针对性很强,问题的设置上面能够不断深入并且在关键点上面。但是,由于之前教学观念和习惯上面,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方式难以得到改变,教师和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有效教学的针对性,并没有完全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很少出现老师引导学生提问,并且也没有给学生提问的空间的时间,使得教学上面的问题很突出,并没有完全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生物课堂
1、注重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学的核心概念,并运用生物学的原理作出个人决策。因此在平时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如果注重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就会知道生物学离他们非常近,生活离不开生物学,就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医学与生物本是一家。如果学生通过生物课堂学会了看一些简单的检验报告单,生物学知识在他们眼里就不会是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而是一些很实用的、跟自己息息相关的知识,就会对生物产生更浓的兴趣,更愿意学生物。
2、采用幽默教学技术调动学生听课兴趣。幽默诙谐已成为现代人受欢迎的重要条件之一。例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生物课堂,寓理于谐,使学生好学乐学,是“传道授业”的捷径。这一幽默故事激发了学生听课的兴趣,学生的兴趣一提上来,这时由浅入深层层分析,让学生明白生物中存在着基因重组这一变异,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传递知识与快乐的使者。因此,营造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生物课堂就成为我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
总之,有效课堂的构建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对相关课堂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更好地运用到生物教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林凤珠. 营造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生物课堂教学与实践 2010,05.
[2]汪江一.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中学生物学 20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