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让“学困生”变为“乐学生”——关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学困生”--作者:车吉龙

让“学困生”变为“乐学生”——关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学困生”--作者:车吉龙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第七中学     553500
 
 
   【摘  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这是当今教育改革浪潮下的又一关注点。在我们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也存在着所谓的“学困生”,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困生”从何而来,其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让“学困生”变为“乐学生”,是本文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困生;乐学生
   当今,信息技术课程在农村各中小学已普遍开设,但仅仅是作为“副科”而已,没有引起学生及家长甚至学校领导的重视。而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他们的脑海里就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打游戏”、“上网聊天”、“看视频”等,反正,学生就觉得上信息技术课就是“娱乐”,而在这门课程中该掌握的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所要应用到的各种信息的处理他们就显得非常陌生,无从下手,更不善于去深入思考。于是,在这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小学该掌握的没有掌握,初中该掌握的没有掌握,到了高中,遗漏的知识太多太多了,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对这门课程没什么印象,于是,理所当然,信息技术课程到了高中,学生当中出现“学困生”也很普遍了。许多知识都要重复说明,学生中参差不齐的现象普遍存在,给教师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不管怎样,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仍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所要关注的问题,本人从教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多年来,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学困生”的关注也在不断的进行,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困生”从何而来,其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让“学困生”变为“乐学生”,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来谈一下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和所获得的一些有效的成果。
   一、“学困生”存在的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从农村初中来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中,只有个别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有所了解,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非常陌生,他们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是为了在中考中得到一定的分数,“学而忘”的现象非常明显。另外,他们的基础本来就很薄弱,缺乏自信,这类学生如果教师没能关注到,往往就会变成“学困生”。
2、把信息技术课当“娱乐”的学生,这类学生只对“玩游戏”、“上网”等娱乐活动感兴趣,而对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却一问三不知,“玩”的技能比较熟练,对真正应该学到的东西却什么也不想去学。这类学生应该说是很聪明的,但心中没有任何目标,一心只想着玩,就荒废了学业,这类学生应该从他们的思想转变出发,让他们心中确定目标,明白他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让他们从“迷茫”中走出来。
3、认真,但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非常认真,在课堂上也不乱,会认真听课,但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差,这种学生在每个班级中至少会出现5至10人左右。这类学生大都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向老师提问题,也不会主动和同学去问问题,他们对自己有可能会失去信心,觉得这门课程很难,学不会了,因而会从心底有种厌学的情绪。教师要对这类学生给予关怀、鼓励,让他们知道老师还是关注关心他们的,每次课根据他们的情况,给他们一些简单的任务,让他们每次都有所收获,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这类“学困生”在班级中占的比例是最高的。
   二、让“学困生”变成“乐学生”
杨争鸣所著的《教师正能量》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我种观点我也是非常赞同的。书中说,做任何事,仅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够的,其核心是要有做事的兴趣和欲望,才有可能成功。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仅仅教给学习的方法是不够的,首先要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乐学”。学生有了乐学的动机,产生学习的欲望,才会爱学,也才会主动地接受老师教给的学习方法,从而会学,最终才能学会,由知识转化为能力。
如今,教师仅仅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去面对学生,只注重传授学习知识、教给学习方法,不考虑学生有没有学习欲望,愿不愿意学,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杨争鸣说,教师应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欲”的观点和方法面对学生,应对教育教学工作,方能教好书,育好人。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我们教学生的教学思路也应该转变,如何让“学困生”变成“乐学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本人针对文中所提出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三种“学困生”现象,也尝试着做了些有效的措施,借以此与同行们一起分享与交流。
1、针对农村初中来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本来基础就很薄弱,加上他们家里也没有电脑,在学校的学习中断后,就几乎没有在使用过电脑了。在我们这些地方,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到了初二就结束了,于是,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到了高中,对这门课程他们脑中是一片“空白”,因此,教学只能从“零”开始。另外,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比县城中学来的学生“笨”,觉得这门课程太难学了,该掌握的基本操作总不能顺利完成,于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及时关注到这种现象,这类学生慢慢地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就会成为所谓的“学困生”。因此,我在课堂上,对每个班的这类学生都有所关注,从开学第一课起,我就从最基本的键盘的熟练程度来初判学生对电脑操作技能的情况,记录下键盘熟练者与不熟练者,然后再以后的教学中就要多关注不熟练者,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增强自信,从“学困生”变为“乐学生”。像知道自己的不足却缺乏自信,心里有恐惧感的学生,老师引导他们就应该这样,最终这类学生慢慢克服了恐惧心理,信息技术成绩也不断地在进步,在考试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针对把信息技术课当作“娱乐”课的学生,这类学生主要是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来玩的,随心所欲,老师讲得内容不想听,老师布置的任务不想完成,一心就想着上网、玩游戏、看视频等。如何纠正他们的这种思想,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本人通过对几届学生的观察研究发现,对这类学生要耐心沟通,细心引导,经常性地进行劝说,告知他们过度玩游戏的危害,对他们来说强制他们完成任务是不可行的,要给他们适度的调节,即我想出了“先做后玩”的方法,就是做完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就可以“玩”了,但这个任务一定要认真完成,要自己已经确实学会了才可以“玩”,在这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个别学生不自觉,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想着玩,这类学生就是所谓的“顽固份子”,在我看来,对他们还是真诚沟通,耐心对待,一次劝说不行,就多次劝说,我们作为老师的不能泄气,更不能和这种学生呕气,其实,这部分学生如果静下心来认真对待自己,接受能力是非常强的,只需要稍微点拨,他们就懂了,只是我们要让他们转变的过程有点长罢了。
3、针对非常认真,但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会产生自卑心理,人一旦自卑,就会失去自信,从而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我认为,在课堂中,我最应该关注的就是这种自卑的学生,不能让他们就这样一直自卑下去,应该让他们看清自我,重新建立自信。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特别关注、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心思,多给予他们关爱,从心理上疏导他们,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去愉快地接受知识,与人相处。因此,我认为,凡事只要认真对待,一定会有收获的时刻。
以上是本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困生”现象的存在及原因分析,如何让“学困生”变为“乐学生”所做的一点思考,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出发,在课堂上学生所出现的一些现象而获得的点点启示。总之,作为教师,应该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奋斗目标,做一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的老师,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变为“乐学生”。
 
参考文献
[1] 《教师正能量》杨争鸣 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3年8月第1版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