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作者:张毅

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作者:张毅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二初级中学校            637900
 
摘要:历史课堂教学只有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才会充满生命力,才能促使他们真正进入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从中来获取基础的历史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生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历史兴趣;生命活力;创设情境;对话平台;张扬个性;知识迁移  
历史是一门最生动,最真实,最精彩的课程。它记载了人类艰辛而神奇的生命历程。它演绎了社会发展与变革的纷繁美丽。但历史是不能重演的,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去领略古长城、古金字塔的永恒魅力,去经历那惊心动魄、汹涌壮观的历史场景呢?关键就是“兴趣”。只有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真正进入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从中来获取基础的历史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生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真正地放射出光彩夺目的生命之光!
当然,历史学习本身需要兴趣,而历史内容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兴趣因素,但只能引导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他们才能够发现历史这一学科的内在魅力。而怎样引导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多创设一些有效的、活生生的教学情境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曾说过“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使情境与体验相结合,为学生营造一片有利于他们创新发展的良好土壤和环境,在这种特殊的教学情境中,可以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达到那种身临其境,“神”入其中的状态,从而达到课堂教学以情境来唤起学生生命体验的效果。并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从容地去发挥、发展自己的历史想像力,并达到培养自己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一般来说,创设情境方法很多,但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采用媒体。如用录音机、放像机、幻灯片等借助图画和播放音乐来再现情境和渲染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有利于思维发展的情境空间中来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知,并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进行有效的形象思维。二是虚拟现实情境。这种方法既可以弥补学校教学设备不足,又可以从各方面来训练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历史教师本身必须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有如此,才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一个生动逼真的学习空间,在这种虚拟情境中,学生既是一名旁观者又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参与者。这样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轻松地投入其中,和历史中的人物同哭同乐,同悲同喜,而这时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不再是孤单枯燥地去死记硬背历史事实,而是积极地去走进历史,感悟历史,这样既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技能和陶冶学生的情感品质。例如: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百家争鸣”的内容时,就让学生分别扮演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模拟再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境,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人性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自然、亲切的气氛中与历史人物进行交流对话,与教师、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从而归纳和深化了学生对诸子百家主要思想的领悟与理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创设情境的学习会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
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间要建立起良好的对话平台
其中师生的对话不只是言语的应答,按照雅斯贝辞海斯的说法,“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它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创造意义的活动。在这种师生对话中,教师已由过去传统的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及悦纳学生的情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精心设计一种探究学生的心理氛围,而这种氛围就是师生间的“对话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来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已不再单纯是教师独霸的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输知识的回收部,而是一片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更是一片联想丰富,精神焕发,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由过去教学过程中的客体转变为主体,由一味规矩、呆板的接受记忆而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生活的主人。而这时的学生才能轻松的、自觉的、主动的去感受历史,才能激发他们主动理解和探究历史的愿望,才能使他们的思维与想像不断深入,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与理解的升华。
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
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至理名言带给人们太多的思考和想像的空间。在整个历史发展长河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而历史教学中所面对的学生也更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这些差异更多的体现为学生的个性,也就是说学生的个性将会被带入到历史学习中来,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个性为本,还给学生个性的张扬,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这样历史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张扬学生的个性,必须具备这样两个条件:其一是尊重差异,呵护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学生的差异不但要得到承认,而且还要充分尊重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做到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与其特点相应的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外在的学习热情与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以此来保证学生整体上的进步。其二,在课堂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信念与意识。在学习中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的主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权利来展示自己。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相对于个体的进瞳与创新,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中历史学习的原则。
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即“通古知今”。历史不仅属于过去,它还属于现在和将来。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让学生能通古知今,能够打破时空上的障碍,来寻求历史事件的现实反映与时代意义,并能将当今时代前沿的人、事与历史相对照,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原则。而我们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好像是截断了学生拓展精神生活需要注入的“源头活水”,又怎能期盼学生获得的理性认识是“充沛、鲜活”与“永不枯竭”呢?同时,历史教师有效地教学引导则是学生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想尽办法“简化”书本知识并下工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从而能够借助于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办法去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知。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互相沟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书本的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会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更能增强和明确自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学习就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必须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寻访丝绸之路》一课时,就先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来引入新课,接着采用学生导游的方式,领着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游昔日的丝绸之路,重览昔日的大漠风光,最后以“西部大开发”做结。这样全课的历史内容始终与现实生活中的大事相结合,并突出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使学生获得的不仅是单一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学生进入的也不仅是遥远的历史记忆。他们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了沟通的桥梁。在历史教师有效的教学引导下,学生很自然地将历史与现实融会贯通,因此“通古知今”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了新的空间,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因此,只有建立了古今的联系,历史才能真正地活起来,才能真正地永恒和丰满起来,而我们的历史教学也会因此而放射出夺目的智慧光芒。
总之,培养学生对历史这一学科的兴趣是历史课堂教学焕发生活活力的关键。学生只有对历史产生兴趣,才能乐于走进历史,才能真正在感受到历史是有思想的、有情感的、有生活的历史,才能真切地体悟出有生命的历史内涵与魅力。而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我们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奋斗了,那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就会充满生命力,而我们历史教学的明天定会是灿烂辉煌的。
参考文献
[1]邸朝华;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J];科技资讯;2010年23期
[2]张俭兰;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知识[J];考试周刊;2010年45期
[3]刘玉强;浅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N];学知报;2010年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