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感悟--作者:管慧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感悟--作者:管慧
                          贵州省威宁县中水二中                         553108
   摘要: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见丰富。但最终的目的是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学有所成,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每位教师苦苦探索的事情。
关键词:历史教学;转变观念;兴趣;学法
  面对新课程的改革,作为历史教师应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课程标准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历史课究竟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一、走出误区,培养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相信很多教师都遇到了以下问题: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在初中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家长、学生都不重视,一些家长认为历史课就是记记背背,没有什么智力含量,应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历史课可谓在语、数、外、理、化等所谓“主科”的夹缝中求生存,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甚至是学校领导、一般教师也认为历史课是“副科”,不必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尽管说历史是中考必考科目,但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往往不讲究学习方法,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大多数学生抱着考前突击几天,临阵磨枪的思想。这些思想与素质教育是相悖的。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的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走出历史课的误区。
二、巧用插图,增强记忆
初中历史教材有很多插图。这些插图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视觉感官的需要,帮助学生把一些较难记忆的知识通过插图轻松的理解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巧妙运用插图向学生讲解历史内容,化枯燥的知识于形象的理解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
在教授《俄国十月革命》时,我就请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然后问:从这幅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经过观察、讨论得出这样的答案:一、列宁的回归得到了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二、群众手中拥有武器;三、列宁在发表演讲;针对第三个问题我接着发问:“那么你知道列宁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有学生回答说,可能是号召大家要把革命进行到底,这是教材中没有的,这表明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的探究中。以上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将教材中关于“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成功的条件都呈现出来了,也为接下来的“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这样,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对该内容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探究的兴趣。
三、注重学法,增强理解
历史学科知识涵盖量大,涉及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纷繁复杂,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确实成为许多学生头疼的问题,死记硬背成为主要方式,这也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不能掌握学习历史学科的科学方法,是很难学好、学透历史的。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打开学生的记忆之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快乐、学的轻松。也只有让学生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学生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才能记得牢,才有兴趣学。有的学生尽管对历史科目有兴趣,但是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注重初中生学习历史方法的培养与指导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进行学法指导,“授之以渔”。
历史知识点都是以记忆为主,就得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比如联想记忆,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由南京这座历史名城我们可以联想到学过的有关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再比如趣味记忆法,《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 另外还有歌谣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图表记忆法等等,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钻研、不断积累、灵活运用。
归纳和比较是学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教会学生。比如,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内因、外因,主要原因、重要原因等;对一些具有关联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外历史上的改革等,通过比较加强认识和理解。再如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应该从它的背景、经过、性质、特点、结果等诸方面去把握。分析背景时应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中去归纳。当学生掌握这些方法之后,就能由此知彼,举一反三,就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和获取知识。
方法只是一种学习的工具,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鼓励,相信他们的能力,撞击他们的思维火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继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正确对待学科地位,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教学,以确保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历史学习方略》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初中历史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