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靖西县新靖镇那耀小学 533899
小学生的特点是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强,但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程,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一、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做到扶持,而不是灌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那么如何更好的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容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每节课多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是扶一扶,点评点评就可以了。
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
动手操作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猜测与发现的载体,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和运用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成学会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为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自己发现规律的验证结论,并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的活动课中,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多种图形的大小、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去搭、去拼。有的学成拼成了火车模型,有的学生拼成了飞机模型,有的学生拼成各种小动物模型……我还让个别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大胆创新拼图的兴趣更高了。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进行动手操作,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
“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像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一个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并且在一个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势互补,相互促进。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作用。如我在讲“统计初步知识”一课时,我课件出示“城东路一分钟机动车和人通过情况,让学生们看后进行统计。”统计开始了,同学们个个聚精会神,认真地进行统计。可是,当汇报结果时,几十个学生几乎没有相同的数据。我让学生们找原因,找根源。通过讨论、商量后学生们提议:“我们要分工合作才行。第一小组统计小轿车的数量;第二小组统计货车的数量;第三小组统计自行车的数量;第四小组统计行人的数量。”然后立即分工,通过合作,统计出正确地数据来了。同学们各个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看到学生们幸福的样子,我陶醉了。
四、转换教师解色,把课堂交给学生
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认为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改掉过去一味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这方针。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真正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因此,我以为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顾明远教授曾指出: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地把知识教给学生。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普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