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作者:卜珍凤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作者:卜珍凤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水塘镇中学            553502
    新课程标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南,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主体已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原来站在课堂边缘地带的学生要站到课堂的中心位置去,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当课堂的“演员”教师当“导演”,数学课堂教学当然也不例外。作为“导演”角色的数学教师,功夫主要在课外,要通过精心的备课、策划、组织、设计,让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主动去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
   大家都知道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逻辑思维较强且枯燥乏味,所以容易让相当部分学生厌学,提不起学习的激情。新课程标准就是根据这一特征大胆改进教材,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实际上还是通过动手、合作、交流等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探索发现的乐趣,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新的知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这也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我认为提高课堂效率的第一个突破口是教师的素养。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是单纯看他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原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我在课前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内容,理解编者意图,把握教材重点,结合学生实际,制定适宜的教学要求,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
   我个人认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不能走入误区,多数教师认为知识传授好了就是提高效率,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至于什么方式并不重要,这实际上还是一种重结果不重方法的教学思想。也说明我们的教师并没有真正地领会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和创新成果的过程。正是因为如此,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过程。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教师要充分设计教学程序,应该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要把课后留给自己。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知。教师要由过去的“教书匠”转变为现在的“教育家”,这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动力,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前提,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勇做新课程的拓荒者和建设者,这样才能真正地把课内给学生,把课外给自己。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注重研究教学中的细节,现实告诉我们,在大框架定位恰当的前提下,一个个精彩的细节才能支撑起一节节好课。比如,数学教学语言的精简表述,各环节之间的恰当过渡,课堂调控的合理体现等等,都是需要关注的细节。课堂的度的把握,研究的空间很大;情境设计、多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思考,避免一味追求数学问题情境设计的形式化;数学活动让学生各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避免活动中动手与动脑脱节,无体验与反思的“热闹”;合作学习,营造独立思考与思维碰撞相得益彰的空间,避免只“合”不“作”、只“议”不“思”的表面化、形式化;媒体使用要恰如其分的为教学中心服务,避免以教师的“精美”设计取代学生的正常思考,以“大容量”取代学生的过程体验等现象。
    我在自己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三点:
 
   一、数学概念习题化
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包括法则、性质、公式、定理等等),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是使他们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我通过设计反映数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变式习题演练,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二、问题解决智能化。
“问题解决”即善于解题,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它与知识、技能是一种因果关系,即知识、技能的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前提,而问题解决则是知识、技能的检验方式。把“问题解决”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即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解决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突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只有把概念、法则和定理等知识的提出、形成和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究过程等问题,让学生彻底了解,才能把教师的“知”转化为学生的“知”,使学生由“学会”提高到“会学”的层次。重视解题后的反思。解题过程包括从审题开始的预测,直到一种解法完成的延续这样一个思维的全过程。
   三、训练方法科学化
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训练,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训练的时间多长,数量多少,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取得尽可能好的效果。针对习题,精选习题。例如:为引入新课,选编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注重评价激励,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成绩与进步,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发现错误,要引导学生找出原因及时改正。对学生既热情关怀,又严格要求,使学生在不断提高的学习成绩鼓舞下,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去。
 
   总之,作为教师,只有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理解其精髓,推陈出新,与时具进,转变角色,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