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作者:李 华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作者:李 华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平寨镇底西小学         553400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更是一个适合于学生个性主体发展的创新过程。应当说,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手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还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延伸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有针对性、有计划的设计课堂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谈几点看法。
一、提问要有明确性,体现教学重心
课堂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现在有很多教师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常常形式化的提问,例如: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点什么?答案倒是不少,说法也都合理,但达不到教师提问的目的。课堂提问是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所以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不能无目的地提问,更不可提一些与本课无关的问题。特别是提出的问题要准确,不能含糊不清,若含糊不清,学生就只能作出含糊的反应。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40÷8”,老师提问:“40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可以是:“40是个两位数”、“40是个大于30的数”、“40是个偶数”等等。原因就在于提问含糊不清。若老师这样提问:“40在这个除法算式中,我们称他是什么数?”学生就不难做出正确的答案。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就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要是典型的、有价值的,能反映教学的重难点,否则就会偏离教材的编排,达不到教学目的。
二、提问要有逻辑性,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小学生的接受状况,难易要适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这样设问: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②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③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④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⑤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⑥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提问要有巧妙性,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如一位特级老师上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这节课时间过半时,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个公式求一般三角形面积。正当学生充满成功的喜悦时,老师抛出了一道“奇特”的题目:计算右图三角形的面积。并有意采用竞赛的形式把课堂气氛搞得很热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抢着回答。结果,几乎全班学生的答案都是4×6÷2=12(㎡)。正当学生又一次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喜悦时,老师诙谐地说:“你们都上当啦!”一语出口,犹如在已有涟漪的湖中投入一块巨石,学生情绪顿时为之亢奋起来。这时老师才在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的情况下揭示其中的奥秘,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问要有适时性,把握问题设置的时机
适时,即掌握提问时机,就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间。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教“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教师提出:①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②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③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2πr/2)×r=πr2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提问要有灵活性和多向性,体现数学学科特点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一位教师教了整数减带分数后,要求学生做5-(2+1/4)等于多少。有一个学生只把整数部分相减,得出3+1/4;另一个学生从被减数中拿出1化成4/4,相减时5又忘了减少1,得3+3/4。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教师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3+1/4或3+3/4,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这一问题恰恰把整数减带分数中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问要有多向性,首先要让学生的思维多向。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道,向平面型、立体型思维拓展。因此,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其次要注意信息传递的多向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信息单向传递的被动局面,使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局面。
六、提问要有广泛性,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上要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收获,必须让全体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思维中去,要给他们课堂展示的机会,哪怕是“后进生”,都要把握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因此,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要有层次,引路性提问要多问优等生,锻炼性提问照顾中等生,鼓励性提问穿插点在差等生。总之,课堂提问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启迪,提出适应个人能力特征的多种水平问题,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回答,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更有信心投入到积极的思维之中。
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的时候,还应注意提出问题的数量要适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所提问题,让学生冷静思考,认真组织语言,学生就会较为全面较为完整的回答问题。同时,教师还要重视答题评价,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有效的点评。教师的点评应该注意要“多表扬少批评”,对回答正确的要适度表扬,对有创新的回答要高度表扬,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对答不上来或者答错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合理引导、疏通,鼓励他们继续回答,这样既保护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使同学们对学习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如果运用得好,它将优化课堂教学,把学生变成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新知识新理念,积极研究提问艺术,使学生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都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获得新知的最高境界。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