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倾听习惯养成的标志--作者:田友勇  陈道权

倾听习惯养成的标志--作者:田友勇  陈道权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夹竹园中学     434311

(一)

 

先插两个问题:

 

问:非常简单的知识点,连智商较差的学生都听懂了,为什么这个非常聪明的学生没听懂?

 

答:这个聪明学生没有倾听。

 

问:这道简答题,老师明明反复强调了三点答案,可是,这个学生的笔记只写了两点,为什么?

 

答:这个学生没有倾听。

 

我的意思是:培养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是培养师生注意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倾听习惯的培养,这个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倾听习惯养成标志的研究,实质上是通过观察、思考、总结,探究一些细目或条款要求,以此为标准去评价我们听得是否“认真”,而这些评价细目或条款要求,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去练习“听”,从而形成倾听习惯。这是我的浅见。

 

(二)

 

用什么标准去评价倾听习惯养成了呢?

 

我想先解释两个词语:什么叫倾听?什么叫习惯?

 

查词典。

 

2007年商务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1112面是这样解释的:“倾听,即细心地听取”。

 

这告诉我们,判断倾听习惯养成的标志之一是:听时必须细心、专注或认真,如果听时心猿意马、东张西望、手忙脚乱、肆意插嘴、无视说话者,就不能判断倾听习惯的养成,则需继续点醒和指导。

 

此词典的1458面这样解释习惯:“习惯,当名词时,意思是,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这提醒我们,倾听习惯养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认真听的表现是“长期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而不是偶尔性的、短期性的。如果今天认真听,明天不认真听了,这堂课认真听,下堂课就不认真听了,在这样的环境里认真听,在另一个环境里又不认真听了,在数学课堂上认真听,在政治课堂上就不认真听了,等等,就不能判断倾听习惯的养成,则需继续点醒和指导。

 

简言之:认真听,并且,不因环境、时间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认真听,这样的行为表现,就判断倾听习惯养成了。

 

(三)

 

怎样才算听得认真呢?尊重智者们的不同表达方式。

 

我有下面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第一,听与思相结合。

 

如果听时,有一个习惯:礼貌地注视说话者,关注说话者的手势、表情、动作,并对听的内容以及配套的各种身段表情进行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发出各种思考的回应,如微笑认可、默默点头、鼓掌欣赏、瞪眼惊异、捧腹大笑,等等,我认为,这些表现,可谓之认真一。

 

第二,听与问相结合。

 

如果听时,有一个习惯:或自问,哦,原来是这个意思,懂了!或举手发问,您能告诉我这句话的意思吗?老师,这个点,我没听懂,您能再讲解一遍吗?如此云云,可谓之认真二。

 

第三,听与录(写)相结合。

 

听什么?听声音、听内容。

 

思什么?思考听的内容的直面意思和要求以及告诉我们的道理。

 

问什么?叩问自己,听清楚了没有、听懂了没有?或者,请问说话者、请问已听懂者,请求解读没听懂的地方。还要敢于向老师挑战,向书本挑战,敢于质疑。

 

怎样让听、思、问的内容不忘呢?怎样收藏、积累听、思、问的精华呢?怎样将自己听、思、问的经典传承呢?我认为离不开“录”,或者说“写”。写使人变得更加精细、更加睿智。

 

录下听的重点内容,写下听的深刻体会,特别是用自己的文字抓住听时突发的灵感,不让其跑掉,可谓之认真三。

 

第四,听与读相结合。

 

读什么?我想在这里强调阅读名著,而不是印刷垃圾。

 

你会问,听就听,与“读”何相干呢?离题了吧?

 

的确比较难理解。我来细细解释。

 

想一想,我等凡人,平时在听哪些人说话?答:老师、父母、同学、学生、领导。身边普通人。

 

这些人也许确实讲得很认真,讲得很真诚。我们应该倾听。

 

问你,想听特级教师讲吗?想听教育家讲吗?想听作家讲吗?

 

想。

 

他们在哪?在北京,在上海,在美国,在天堂……

 

太远了。

 

近一点,好吗?

 

好。

 

在哪里?

 

名著里。

 

哦,原来大师们的声音录在了名著里,就像我们买的磁带录音或光碟视频。

 

我的以上分析是想推荐学生去阅读名著。我发现,真正的大师,他们的语言都是质朴易懂而道理深刻的,常读名著,可以解决我们思想中的很多困惑,可以听到我们周围人无法说出的美词妙语,可以与世界最优秀的灵魂对话,可以倾听大师们内心的声音……

 

我的意思是,喜欢自觉地陶醉在名著里听大师们的声音,是倾听习惯养成的最美标签。

 

书籍是真正的大学。名著里常常发出天籁之音。手捧名著,爱不释手,读着读着,大师们的声音就回荡在你的周围了,他们谈学习,谈工作,谈爱情,谈生命,谈真性情,谈交往,谈幸福,谈什么叫精神品级,谈习惯……他们娓娓道来,甜蜜的感受包裹着你,路上,老虎示弱了,毒蛇溜走了;空中,雨成诗了,叶招手了,仙女下凡了……

 

计我的老师和我的500多个博客读者粉丝,要删去“听与读相结合”这个部分,觉得我啰嗦,觉得我离题,但我还是要这么写。

 

(四)

 

在全省做过一次采访,内容是:有多少老师倾听本班成绩特差的孩子生命拔节的声音?

 

结果是:三十分之一。

 

在全市做过一次调研,标题是:有多少老师习惯写听会手记?

 

结果是:五十分之一。

 

在全校做过十年“侦探”,目标是:有多少老师经常阅读名著?

 

结果是:八十分之一。

我的意思是,部分老师没有养成倾听习惯,包括我。

 

老师是学生的示范。“习惯,即教育”,好的习惯,即好的教育。老师和家长倾听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倾听习惯养成的重要条件。老师倾听习惯养成了,才更有信心、更有实力站在学生面前,并更好地带领学生去练习“听”的好习惯,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师即标志。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