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作者:林伟宏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作者:林伟宏
                                   广西浦北县金浦中学             535300
【摘要】创新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其特征是用新角度和新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从而得出全新的结论。它具有广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应用创新思维教学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凝固化和一体化弊端,冲破陈旧的思维枷锁,把思维从狭窄、封闭、陈旧的体系中解放出来,在一个新的领域中进行思维创新。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其特征是用新角度和新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从而得出全新的结论。它具有广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应用创新思维教学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凝固化和一体化弊端,冲破陈旧的思维枷锁,把思维从狭窄、封闭、陈旧的体系中解放出来,在一个新的领域中进行思维创新。因此,必须对传统教育教学中的弊端进行改革,让它恢复活力。为了更好的认识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聚合、发散思维的有效激发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是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在最高水平上实现的、多种思维形式协调活动的综合性的思维,”它是建立在聚合、发散思维有效激发的基础上的,“只有发散度高,集中性好,创造性思维的水平才会高。”激发学生的聚合思维主要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及判断、推理的能力。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应单纯只要求学生记住科学的历史结论,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对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加工,“探幽索隐”。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善于聚合思维的人,往往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找出多样性中的统一性,特殊性中的普遍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应从培养学生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入手。发散思维的这三大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同时又表现出层次上的区别。思维流畅是思维变通的基础,反过来思维变通又促进了思维的流畅。而思维独特离不开思维流畅特别是思维变通。三者之中流畅为基础,变通是关键,独特是目的。善于发散思维的人,其思维敏捷灵活,思考问题能够随机应变,不拘限于一种方法或一种结论,也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因而常常能够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构思,求得光芒四射的智慧,产生标新立异的成果。提倡发散思维对于增强历史学习效果,培养开拓性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二、历史教育教学中应用精练优美的创新语言
历史教学有自己的特异之处,它的内涵广博精深,有多层次、多功能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创新思维的语言美感情境。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和信息反馈。历史教学创新思维语言是刺激和促使学生思考的语言,是使学生同时参与创造的语言。缺乏创新思维信息反馈,任何美妙的教学方式,再新的信息也不会有多大的作用,尤如一首乏味的歌无人欣赏。历史教学中的语言应具有形象美、弹性美、密度美和观察美,才能在历史教学中将历史知识变成生动、形象、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语言美中学到知识。如对赤壁之战中,关羽放走曹操的评价,我们可以说关羽侠肝义胆,也可以说他因私废公,是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的“哥们义气”,让学生在精练的语言中认识了关羽。
三、历史教育教学中应用双边逆向创新思维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主要是单一性的教与学,虽然也有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但是不够突出,重视不力,教学方法不得体。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单一性的教与学有悖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此只是强调,只有明确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双边逆向创新思维的辩证关系,才能有的放矢。教师的逆向创新思维是主体,起主导作用;学生的逆向创新思维是客体,具有能动协调的特征。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完整的回流思想体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重此轻彼,故此失彼,则相互干扰,一伤俱损。教师逆向性创新思维诸要素与学生的逆向性创新思维因素成正比例,潜移默化,互为反馈。教师只有大胆地追求并能动地应用创新思维教学,才能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四、历史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信
历史教学中,积极挖掘不同人物的特点,必要时对部分内容作适当的补充,这样给学生一种创造性的榜样,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如在简介科学家爱迪生的经历时,应注重他从小立志于科学、立志于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份才智。爱迪生二十一岁取得第一项发明专利。其成就的取得,主要原因是从小立志于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不畏艰险,排除万难而取得的。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也是具有创新精神人才大展才华的时代,作为中学生,首先应具有独创的理想和信心,这样以后才能成为经济大潮的弄潮儿。
五、创新能力的充分开掘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前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水平直接联系、互为反馈、相得益彰,如果教师拘泥于传统的机械性教学思维,就会扼杀学生创造思维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创造力萎缩而失去生命。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并能动地运用发散、聚合思维进行教学,以实现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首先,教师应精心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历史教材只为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历史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各种教法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精心地科学地构思教案的整体结构,诱发学生探索。比如,设计英国工业革命一课的教学方案,就可以一反传统的先因后果、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罗列法,而采用以图表、文字、数据展示英国工业革命的新成果,让学生在惊讶中追寻其历史根源的方法进行教学,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景与新问题之中,适应了学生带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心理,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求索与发散思维。其次,应该精心设计阶梯型和发散型问题情景。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精心构建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阶梯型问题,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教师辅设好的阶梯拾级而上,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从而取得在探求方向、思维深度诸方面异乎寻常的突破;教师还应创设发散型问题,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方位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从更多的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关于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多层次设计下列问题: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表现在哪里?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清朝前期的封建专制统治是怎样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试论清政府的经济政策政治制度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通过这些设问,不仅能从多方位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先用发散思维,使分析精辟新颖,再依靠聚合思维,达到理解的精深透彻,最终求得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再次,应精心组织课外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写作历史小论文,举行历史报告会,历史故事会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活跃课堂,教师应注意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一方面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展开思维的翅膀,决不能要求学生把书本当“圣经”而不敢“离经叛道”越雷池一步;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广泛地涉猎历史知识,开阔视野。可以充分运用实物、图片、录相、录音、电影、文献资料,让他们从中寻觅和探索历史奥秘。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笼中之鸟是不能高飞的。我相信如果学生能够做好以上这二点,就一定会在学习历史方面有所收获。
 
六、历史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开拓进取、探索创新精神
传统教学的因果联系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处于抑制的“休眠”状态,大大防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只有用大胆的设想向四面八方思考,寻找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求得光芒四射的智慧,这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创新思维常常表现为打破框框的别出心裁、超乎寻常,因而易产生标新立异的成果。如说雪化后是春天比说是水有创见。如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如果教师一反传统教学的先因后果、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罗列法,而采用以图表、文字数据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学生在惊讶中追寻其历史根源,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才是一个真正的发现者、探索求新者。
传统教学模式是封闭的、禁锢的、狭窄的、高压的牢笼。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自己的个性被抹平,创造力被扼杀。难以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这使我们在经济大潮中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只有改变过去的那种以讲为主、以记为辅的传统教学方法,代之以讨论为主、辅之于自由发言,自由辩论、归纳等,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给学生一个宽松、自主、自由、丰富多采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积极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和开拓进取,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走向成功。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出智能型的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命脉,只有创新,才是当今中国教育的根本出路。只有教育的勃兴,才有人才的勃兴,才有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强盛。
看中外历史兴衰,我们知道:国家强盛在科技,科技兴盛在人才,人才的勃兴在教育,教育的勃兴在教学,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中努力打造好创新思维教学这个亮点,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天之骄子,不辱使命。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