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老厂镇逸夫小学 553513
“快乐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这就是兴趣。做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认为学习数学是一种快乐,他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在教学中以激发兴趣、快乐学习为中心,让学生享受快乐学习的氛围。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每个学生对不同的老师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因为他们凭主观对老师都有自己的印象,这个就在于他是否喜欢这个老师,只有喜欢老师才喜欢她讲的课。那么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他们喜欢具有魅力、幽默、有亲和力、平易近人的老师。随着课改的发展,在学生面前老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去尊重、对待每个学生。我平时就经常和同学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这样就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本来枯燥的数学教学变成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他们就会乐于接受。
二、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把“情感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且列为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之一。教学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共同体内的交往,要求在交往中富有人文气息,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应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特别是精神上的满足。师生在课堂上不仅应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应有情感方面的交流。“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这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学好数学的需要。学生的情感总是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逐渐萌发,进而对教师的爱以及对数学的追求。作为教师一定要用教师的激情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充满热情、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树立了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快乐的队日活动”这一课时,结合课本中的大幅彩色插图,教师讲解插图内容并问“根据这幅美丽的画面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这时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发挥各自的创造性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有的是学生自己能够解答的,有的是学生自己暂时还不能解决的,老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情感交流、及时评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有关数学知识,而且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
三、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主要还是来自课堂。现在的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而更注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此就出现了新的教学方法,所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轻松的掌握知识,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比如直观演示法,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模型、实物等教具,形象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我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先把8个苹果分成两份,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个人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个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个人得5个;一人得4个,另一个人也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有什么不同?明白了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这样学生就通过直观地教学把很抽象的知识自然的接受了。还经常改变课的类型,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自学课、改错课、复习课、讨论课等。我还针对不同学生留不同的作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并且作业的形式也很丰富,出了改变书中的练习题,还有手工制作、画图画、讲故事、查资料等活动,这样学生既减轻了课业负担,又使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更有趣了。 四、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实际问题中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例如:乘法的简便算法,本身讲解起来非常的枯燥无味。应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导入。
五、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参与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想,让学生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的事物息息相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建立数学概念,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时候,知识本来很抽象,再加上它和长度单位容易混淆,所以不好掌握。我在课前首先让学生对比数学书与文具盒面,课桌面与黑板面的大小,并告诉学生这些物品实际的面积。接着我让
学生准备一些纸,亲手剪下边长为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了解这就是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面积。然后让学生进行拼图,自己拼出8平方厘米和4平方分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学生就会对面积单位有了初步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去实际测量开始那四个物体的面积,甚至带学生走出教室对自己感兴趣的物体进行测量,让学生了解1平方米的概念。让学生经历了亲身参与、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由课堂上的参观者真正变成了一个参与者,将无形的知识转化成为有形的操作,将无趣变得有趣了。
六、 开展竞赛和游戏活动 孩子们都很喜欢玩,这是他们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只有15分钟左右,要想让学生继续学习就要用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将注意力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每个学生的思维当中都有快乐的因子,教师只要善于激发这些因素,寓教于乐,就会很容易让孩子有兴趣,轻松地学到知识。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我经常组织一些数学游戏、竞赛抢答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比如:在口算竞赛中,我会以“开火车”“接龙比赛”“爬楼梯”“争冠军”等游戏进行比赛练习,做得好的同学立即给予表扬,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一举两得。 在巩固练习中,我会改变习题的呈现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可编出多种数学练习的游戏,如摘苹果、放、配钥匙等。在游戏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达到了练习的目的,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同时还养成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过程。教学观念必然会引起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当然影响教学的因素还有很多,教学观念只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一些理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不断在实践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观念,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让学生真正地享受“快乐数学”,这才是新课程的最终价值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