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小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相关对策--作者:罗向东

小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相关对策--作者:罗向东
                               四川省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    616850
【摘要】: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为了适应社会新的健康理念、新的人才标准的需要,学校应重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具体地说,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无心理疾病;第二、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实质就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当今中国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与我国人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冲突,而且与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冲突。当我们处于生活步调快速,大量多元的信息当中,许多人不免产生困惑,有着不知要如何在这个失序的世界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地的感觉。中职学生正处于十五、六岁的年龄,正实现孩童角色向成人角色转变的过程。这样一个群体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会感到无所适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越显突出,如荒废学业而沉溺网游、不思进取而以差为荣、违反纪律以寻求刺激、面对挫折一蹶不振甚至自寻短见等。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压力,所以,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严峻。
我从事职业教育20多年,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明显感觉到现在的学生心理问题远比过去的学生突出得多,同时,各级部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我认为只有分析清楚问题的症结,才能找准解决的办法。
一、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自卑、抑郁心理。自卑是一种带有自我否定倾向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多数中职学生是小学和初中老师眼里的“双差生”,可以说是活在老师和优生的歧视里。来到中职学校后,一部分学生在新的环境下,能很快地走出自卑的阴影,但一部分学生却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或又因为家庭贫困等原因陷入新的自卑,主要表现为: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善交际、少言寡语、敏感多疑、自暴自弃、逃避现实等。
2、焦虑、易怒心理。这是中职生危害性和危险性最大的一种心态,是矛盾激化、心理失衡的产物,有的是因为受到批评指责、误解或不公平待遇等而产生怨恨,有的因长期焦虑,有的是与他人发生冲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在盛怒之下丧失理智、铤而走险,造成破坏性后果。
3、惰性心理。这是普遍存在的责任心不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厌学旷课,劳动懒散,在家不愿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4、逆反心理。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青少年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矛盾和冲突具体表现为:自控能力不足;反抗性强烈等。
5、情感综合症。进入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意味着性机能的成熟,必然伴随着性意识的自我觉醒,加之不少学生第一次离开家到学校住宿,倍感孤独,往往分不清爱情和友情,会对异性产生好奇或好感,这时候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有的就会陷入早恋,有的会在心中产生迷茫、困惑、焦虑、冲动等心理问题。
二、       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学习基础差。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大多学习基础差,底子薄,来到职校后,是按专业分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内容、目的、方法都发生了变化,有的一时难以适应,慢慢地形成了厌学心理,在学习上不思进取,以差为荣。
2、对未来缺少规划。有的学生对未来和前途不报希望,来读职校是父母的意愿,只希望毕业后学校给推荐工作,他们学习积极性低落,精神上萎靡不振,厌学。
3、社会环境的影响。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使学生对未来产生忧虑和恐惧的心理
4、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生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负面作用。离异离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这些家庭一方面给孩子心灵留下阴影,另一方面造成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5、父母外出务工,孩子从小和祖父母、叔伯、亲戚一起生活,缺少亲情,缺乏教育引导,造成冷漠、自私的心理状态。
三、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树立新健康观念。新健康教育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应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以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为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
2、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树立现代健康观,引导学生努力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正视现实,客观评价自我,增强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
3、用爱心构筑心与心的桥梁。心理健康最为重要的精神营养要素是爱,爱能伴随人的一生,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不单指情爱,还包括关怀、安慰、鼓励、奖赏、信任、帮助和支持等。教师的爱心,殷切希望和充分信念,朋友的帮助,亲人鼓励关怀和督促能诱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4、加强专兼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素质。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心理素质良好的师资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学校可以采取培训一批骨干教师、轮训各班主任、对全体教职工开展心理知识讲座的分步走的途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5、开设心理咨询室。学校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心理教育老师,设立个人心理辅导室、团体辅导教室、放松室、宣泄室、沙盘室等。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在培养学生品德、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此,学校应不断地美化校园环境,改善教育教学设施,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通过课外活动、文艺晚会、主题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其中,学校与家庭对中职生的教育更显重要,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紧密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家长转变教育方式,并帮助学生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好引导,促进子女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和班主任,面对这样一个普遍而又特殊的群体,我深感任重而道远。千里之行,从“心”开始,只有遵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学生心理特点,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指导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才会成为一把心理的钥匙,打开学生的心门,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真正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心理健康教育》。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