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普通高中课程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作者:张彦群

普通高中课程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作者:张彦群
                                  广西浦北县金浦中学    535300
摘 要:在新课程下,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改变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革传统教学的弊端,注重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数学价值的阐述,并结合普通高中数学教育状况、高中数学课程基础性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论述了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当前,我国正根据时代的需求以及中学目前的教育状况,对数学教育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在普通高中课改的具体实施中,我们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加强活动课、选修课建设,开展研究型学习”,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视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技术应用,提倡“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本文就普通高中数学教育状况、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和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探讨高中数学教师在这次改革中应如何应对。
一、增强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新课程改革相对来说是新事物,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对其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存在问题也在所难免。学校要给数学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和帮助,使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并能适应新课标的教学需要,使教师熟悉课程标准的理念和“三维目标”,认真反思、思考自己的教学现状,与同行交流、向同行学习,向书本学习,学习理论、开阔视眼,再回到课堂教学中,指导教学实践。
  二、树立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完善自我
  结合高中数学的教育特色和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方法是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搞好数学教学的根本保证。为使数学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数学教师应当努力促进自身数学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改变。
  剖析数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从时代需求、国民素质、个性发展、全球意识等各个方面综合思考,以及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育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应树立以下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一方面,数学教师要确立“大众数学”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数学教师要提倡“双自主”的教学理念;此外,数学教师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在这些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数学教师还应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我,改善教学方法,从而发现和挖掘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
  三、研究新教材,使新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理念相融合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有不同的版本,其中又分为不同的模块,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和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和内容。以前高中数学教材中没有的函数零点、概率统计、算法、三视图、推理和证明等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知识都加进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有些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理解不透,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识不足,对新课标高考认识不够等,所以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状况,使课堂活而无度、闹而无序,教师不作为,主导作用没有体现,学生乱作为,主体作用被异化的情况。因此,要吸取别人的不足,搜集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材结构和内容。对教学内容要有取舍,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做到“少教精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需要点拨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只有难点和重点需要老师精讲。努力研究新课标、大纲、高考试题,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当今社会,人们谈起数学的特征,总会谈到它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可是许多中学生学过数学之后的感觉往往是相反的,他们总觉得学数学用处不大。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见,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不是没有应用,而是中学生的阅历、知识结构还不够,还不会把数学用到实际中去,还没有培养起在实际中应用数学的意识。把数学与客观实际问题、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纽带首先是数学建模。
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绝大多数的学生的积极性。可分为问题情境教学策略、游戏情境教学策略、实践活动情境教学策略等。例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可先讲一个故事: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年轻人订了一个合同:一个月内年轻人每天必须付给中年人100元,而中年人第一天付给年轻人1分钱,第二天2分钱,第三天4分钱…,直到30天满为止,猜想一下,这个合同对谁更有利?由于问题的趣味性和研究性,学生的情绪立刻就活跃起来了。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使学生在充分参与的基础上,获得个体生命的体验,并在体验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如:新课程实验教材中的算法验证,概率与统计中的数据处理,以及图象变换,情景创设等都渗透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理解和记忆效果,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情境创设中注重以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为基础,以有关史实材料分析、实物展示、实验演示或多媒体放映等手段为切入点,以教师的语言、动作为感染力,通过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和心理的感应,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品质,从而明确目标,迎接挑战。
  另外,学习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师生的交往互动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途径。学生个体以其原有的经验、方式、信念为基础进行学习,对同样的现实问题会有多样化的理解,而理解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或达成谅解,就是一种广泛、深入而有效的学习。旧教材体现的是演绎体系,而新课程实验教材体现的是归纳体系,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归纳,大胆提出猜想。为了证实或推翻提出的猜想,学生要通过分析,概括,抽象出数学概念,通过探究,推理,建立数学理论。学生要积极地运用这些理论去解决问题。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鼓励小组活动,促进信息交流,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机会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评价他人的观点。这种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和同学协作下“再创造”的过程。
  五、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强有力的工具,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数学教学中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可将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很明显。因此,教师应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应把握一个“度”,不能过多地运用,以致“喧宾夺主”,造成对正常教学的干扰。
新课改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就是高中数学必修课课时紧张。其原因首先是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内容作了一些删减,但新增的内容远远多于所删减的内容,同时新教材课后练习、习题容量增加了许多,其中还有一定量难度较大的题目;第二是已删的内容(如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球面距离等)在各类资料中出现,为了讲解透,老师又重新补充上来;第三对于比旧教材明显降低要求的内容(如函数值域的求法、空间距离等),许多教师还在不断拓广和加深、拔高;最后是原来由一学期90学时,每周5到7课时,再加上周末、节假日补课尚能完成教学任务,现在一学期改为72学时,每周上4个课时,相比课时比过去减少的情况下,矛盾越来越尖锐了。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缓解了这一矛盾,不仅能够丰富数学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且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精确作图、图像变化、制作图表、函数模型等用传统教学较难实现的操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画正弦函数图象时,传统的教学是通过平移12条正弦线的方式来作出图象,这一方式虽然准确,但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计算机展示作图过程,生动清楚,利于观察,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由于学习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到来,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各行各业对数学的需求与日俱增,就像识字和阅读一样,数学成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养,社会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所以加强和提高全体公民的数学素养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教育一线的数学教师更应顺应时代的要求,结合高中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改善教学方法,实现自身角色的多重转变,加强某些方面的教学,定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目的,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严士健,张奠宙,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喻平.走进高中新课改:数学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许成芝: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 ,2005,(23)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