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作者:张祖英  朱美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作者:张祖英  朱美慧
                                  贵州盘县红果镇沙坡小学                           553537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而课堂提问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是教师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在日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在提问的类型和数量、学生回答的方式与水平、教师反馈的特点三方面存在着下列问题:
   (1)“打乒乓球式”提问,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打乒乓球” 式的提问主要表现为师生的一问一答,一般是教师问学生齐答。这类问题一般比较简单形式化,学生往往可以随口答出,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且容易造成部分学生 “滥竽充数、随口应付”现象。
   (2)记忆性问题居多,缺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记忆为目标的训练过多,容易使学生养成只重视认知性、记忆性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不到发展。
   (3)提问后即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很少有时间思考。
   (4)提问缺乏计划和针对性,低效问题多。低效问题多说明教师追求完成教学进度,顺利完成备课计划。备课时对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不能根据学生实际创设提问,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造成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的不到提高。
   (5)提问面窄,多数学生不参与活动。一些教师上课时总喜欢提问能完整回答问题的好学生,而对学困生避之,因为总是害怕学困生回答不出问题,耽误时间,影响教学进度。教师要针对提问的难易程度从“学情”出发,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以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较低认知水平的“结构性问答”,降低了问题的挑战性。课堂上教师往往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卡壳”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完不成,往往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像剥竹笋一样层层剥开,降低问题的难度,久而久之,学生只能是依赖“教师扶着”走路,而不能独立阔步前进,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
   (7)注意对学生鼓励、称赞,但鼓励形式单一,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8)反馈性提问流于形式,教师诊断效果失真。教学时,教师一般要通过提问,以诊断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程度,以判断能否顺利引入新问题,这种提问如果只是“是什么?”“叫什么?”等记忆性的反馈提问,学生回答的也只能是一些浅层的记忆知识,并没有表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
   数学教学要抓住数学思考这一本质,而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是数学思考的关键,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要思考如何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实践,深刻反思,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的基本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认为教师提问的技巧和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精心备课,于关键之处提问
   所谓关键,是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的重点处提问,重点就会突出,在教材的难点处提问,难点就容易突破。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有些课堂效率很低,原因是教师不善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最主要、最本质的教材上,不善于正确分配讲授新教材的提问时间。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思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巧妙质疑,于知识的相互联系处提问
   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每个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而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它们内在的共同因素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架起了桥梁,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促使学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转化为已知。
   三、设置情景,依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问
   小学生思维方式一般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所以我们提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有一定的启发性,同时要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和接受能力,不能太难或太易,否则会事倍功半。
   四、循序渐进,促知识深化而问之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如其分的提问,才能加速深化过程。
   五、发展思维,设计开放性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六、提问要及时,语言应富有节奏感
   由于学生注意力缺乏持久性,课堂上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师一方面要及时提问,把问题设计在学习内容的关键处和疑难处,另一方面通过变化语气及语言节奏,唤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成性的课堂,而影响师生互动质量的因素有许多:互相尊重、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的启发引导等,其中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潘小明老师曾这样说:方法生成智慧,态度生成人格。方法和态度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有高质量的问题,才会产生高质量的互动; 有了高质量的互动,智慧和人格自然会在其中生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提问的技巧和策略,使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催化剂,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