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者:唐伦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者:唐伦
                                   贵州省盘县第八中学                  553537
【摘 要】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进行探索,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学生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快慢和水平,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民族的振兴的高度来认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知识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创新的因素。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更新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教师的权威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教学目标涵盖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基本要求,具有层次性和多元化特征。教学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每一位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生物教师必须以全新的思维理念参与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学科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应奉行“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教学原则,其核心是主体参与。有效的主体参与能提高学生自主活动的质量,充分发挥其自学能力,从而发展创造力。
1、有计划地组织小组讨论。课堂上适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是一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学生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总结生物的特征,教材中出现了难点时,组织学生讨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从发散到集中的训练。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学中应将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习具有探究的性质。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学起于思,思缘于疑”。授课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种子为什么会萌发?细胞怎样分裂?等等,从中都可引出丰富的猜想。初中学生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正是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它将推动学生不断带着疑问去思考。为此,在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3、创设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课上,有的放矢地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有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让他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喜欢自己独立完成实验,通过他们亲自触摸、观察、实验,使各种感官协同作用,手脑并用,思维活动程度大大增强。
4、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争论,对学生经思考后提出的不同意见,要加以赞赏和评价。对学生提出的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可以提到全班同学面前以增强学生质疑的勇气和信心。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想学乐学的基本情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各种媒体,调动各种因素,把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引入课堂,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旁栏思考题、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和探究性实验,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简易的探究性实验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激趣、设疑激趣、活动激趣以及导引创新、语言创新、实验创新、板书创新、训练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设疑激趣。自然界的生物之谜很多,教师可利用各种机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并激发兴趣。如,讲到人教版初中生物实验教材《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节时,以“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到缺氧呢?”为题设疑。在如,讲到《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节时,以“同一生物体的细胞是一样的吗?它们是随意堆砌成生物体的吗?”引出教学内容。这些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极浓,这就为上好本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直观激趣。教师在授课中可充分利用多种直观教具,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在讲到种子萌发吸收氧气时,以演示实验展示给学生,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情境激起。教师在授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兴趣。如,讲《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节时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不仅有碧波浩森的大海,奔流不息的江河。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幸运的。”开头设置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对学生创造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提高观察事物的敏感性,也能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思维的最高形式,创新思维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素质的核心。爱因斯坦早有断言:“创造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思维训练途径。
1、通过联想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虽然并不能直接产生有创新价值的新的形象,但它却为能够产生新形象的想像思维活动提供一定的基础。通过自由想像可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强制联想可找到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
2、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从已有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在扩散、辐射和求异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得出不同的结果。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办法多而新颖,能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和建议。
3、通过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逆向思维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将通常考虑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以背逆常规、常理、常识的方式,出奇制胜地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的一种思维方法。一些别出心裁、完全出乎意料的新鲜见解,可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
总之,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只要老师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个性,不断探索创新思维的教法,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实践,必能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因此,教师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展创造性教学,即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精神。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