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学生厌学心理的探究与对策--作者:罗艳金

学生厌学心理的探究与对策--作者:罗艳金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城关镇初级中学              546200  
【摘要】 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初中生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困扰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为此,笔者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初中生的厌学心理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进行粗略的分析,并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希望能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
【关键词】   初中生  厌学心理   原因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是一名长期从事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初中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最近,笔者对自己所在学校的初二年级360名学生做了一份关于厌学问题的问卷调查。有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上学,不愿意补课,不喜欢听教师讲课,更愿意逃避、放松,存在严重的厌学现象,结果很是令人担忧。为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对初中生厌学心理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注意并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二、初中生厌学原因分析
“百丈高台,始则一石”,西方哲人柏拉图也明确指出:“一切事都在开头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年幼的。”为让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闪光,必须重视初中生厌学现象,卢梭有句名言:“人类有一个暴君,那就是蒙昧!”厌学辍学的结果,就意味者永远匍匐在这个暴君脚下。
初中生正值长身体、长知识的大好年华,不读书,不上学,又不到能完全承担成人工作的年龄,到了社会上也难以谋生。他们的前途何在?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严重的厌学现象呢?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因素
(1)、对社会认知的偏差
受就业难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部分学生不想用功读书,认为读书既吃苦又没有什么前途。社会生活就像万花筒,令人眼花缭乱。新的刺激,强烈的诱惑,让人抵挡不住。“吃有异国风味,“穿”有世界名牌,“用”有高档消费,哪里有精力去读书?“打牌”已成全民活动,“赌博”令人心痒难耐,游戏卡种类翻新,“追星”似为时尚先锋……哪一样也比读书“有劲儿”!于是,读书成了痛苦的事、无聊的事、没味的事,书本成了这些学生最好的催眠工具。
(2)、不良的社会环境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处在网络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其中有高尚的、健康的,也有低俗的、消极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很容易受到来自不同渠道的不良信息的干扰。社会上营业性游戏厅、舞厅、台球室、网吧等给广大初中生带来很大的诱惑,使意志力薄弱的学生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又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又缺乏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庸俗的思想文化和行为容易接受和模仿。
2、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少学生由于不能很好的适应家庭生活,或苦于家长由期望值过高而导致的严苛要求,或不满家庭中冷漠的人际关系,或沉溺于优裕的物质享受,或沾染上家长的不良习气,因而觉得家庭无温暖,自己无责任,或苦恼,或忧虑,或麻木,或敌对。这些情绪及观念一旦移到学习上,就会认为学习无用、无趣、无所谓,不仅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甚至经常逃避学习,导致厌学。
不良的家庭影响和不当的家庭教育导致中小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从学习心理方面看,包括学习分神、考试焦虑、学习适应不良等;从人格发展方面看,包括冷漠、暴躁、自卑、无端烦恼、偏执、敌对、狂热等;从情感发展方面看,包括空虚、消沉等。
这些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1)、家长教育观念的偏颇和错误
笔者所带的班级有不少学生的家长在外地打工,把自己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管,认为爷爷奶奶只要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好就可以了,而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绝大多数家长忙于家务、农活、经商,平时与孩子交流很少,对他们的需求和感受缺乏理解和尊重,强制甚至压迫式的家庭教育屡见不鲜;有的家长则信奉“不打不成材”和“任其自由发展”的极端信条,孩子在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得到的惩罚(包括体罚和心理伤害)远多于欣赏和鼓励,自卑、冷漠与敌对问题日渐加深;有的家长一味注重孩子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其学习过程的观念,驱使着家长只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成绩排名,而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遇到的困难关注不够,致使不少学生害怕考试,厌学情绪更加严重。更有的家长把孩子的苦闷和焦虑心理当作无病呻吟,把孩子的业余爱好当成不务正业,把孩子的异性交往视为洪水猛兽而横加干涉。
(2)、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贫乏
①家长对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缺乏必要的了解
很多学生面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主感到茫然无措,无所适从。家长对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愿望又不了解,这就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问题。
②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极为欠缺
有的家长虽然意识到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但采取的方法却是空洞的表扬或简单的惩罚,不知道通过哪些形式、运用哪些方法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他们的成长给予怎样的关注和支持。长此以往,家庭之间不和谐因素越来越明显,情感对立日益显现,家庭气氛逐渐紧张,由此导致初中生厌学心理更加严重。
(3)、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
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家长的心理健康和行为状况关系密切,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家长的心理问题引起的。
①家长的不良行为和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形式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美国社会学习论者班杜拉认为,儿童最喜欢模仿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和与他同性别的人。家庭中的父母显然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的人,父母的行为方式、情绪的表达与宣泄方式、处世的态度等都回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家长的攻击性行为、暴躁的脾性、冷漠的态度以及消极的人生观都会因观察和模仿而在孩子内心打下深深的烙印,心理问题由此产生。
②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有些心理不健康的家长对社会和他人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借教育孩子的时机把自己对单位和社会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另有一些家长极端自私,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经常用讽刺挖苦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谈,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
(4)、不良的家庭氛围
3、学校因素
(1)、学校教学体制陈旧,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校教学体制陈旧,教材固定,课程固定,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跟不上时代发展,学生难以适应。有不少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学校生活,觉得自己像一台机床一样不停的运转,经过星期一、二、三“路漫漫”、“夜茫茫”、“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这样的“煎熬”,盼到“胜利大逃亡”的星期六,好像解放了一样。这样的苦学必然导致厌学。
(2)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教育方法不当
传统的教育观念过多的强调了竞争,学校、家庭、社会评价学生时分数至上,给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目前学校竞争的内容多与学习成绩有关,部分学生无法全面展现个性,不容易在竞争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因而不想或不敢参与竞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我封闭的心理和行为。一些学生为了保持优胜的地位,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学习的经验,在学习中越来越孤立和无助。
(3)学校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一些学校在学生管理问题上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所在的学校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学校给学生提供自由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太少,学生整天埋头于书本,奔波于两点一线的有限空间,课外活动太少,无法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从而导致厌学。
4、自身因素`
 “马太效应”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成绩越好的越注重学习,成绩不好的越不爱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1)、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有一些初中生的价值取向发生逆转,学习目的模糊,学习成绩不佳,学习陷入低谷,学习兴趣不浓,学习需要不强烈,情绪不稳定,这是初中生产生厌学情绪的根本原因。
(2)、学习方法不当
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会学习,越学越难,越学越吃力,陷入苦学之中,必然导致厌学。
(3)、学生自身素质
加涅从学习的角度,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素质分成三类:学习者的先天素质、后天习得的素质和个体发展中自然形成的素质。加涅认为,与学习有关的个体的某些素质是遗传决定的,如视敏度与许多学习有关,但这种个人的特征是不能通过学习或后天教育改变的,这是学习者的先天素质;加涅的学习论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类型,把学生学习的五种结果看成学生后天习得的素质,这是可以改变的;学生个体在发展中形成的不易受教育影响的特征是与情感有关的特质,如有些学生内向,有些学生外向,有些学生焦虑水平高,有些学生焦虑水平低等,加涅认为:“人类行为的这些方面,像能力一样,也同样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也是不易被旨在改变它们的教学所影响的。”
三、初中生厌学现象的几点对策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学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只有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用心学习,克服厌学情绪。兴趣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促使一个人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自觉的排除障碍、克服困难,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呢?这就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
1、社会方面
社会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引导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2、家庭方面
德国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疗专家佩施基安指出:“疾病不仅仅是病人本身的问题,也反映了家庭和社会问题。”同时他也强调了家庭在消除心理困扰中的作用:“一个家庭里实际的和已赋予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障碍和冲突,这个家庭同时也产生了解决这个冲突的能力。”因此,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应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
(1)、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避免或尽量减少孩子心灵的创伤
家庭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家庭的学习氛围也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和社会的认知。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学习,由父母变为同学,用以身作则的方式鼓励孩子学习,分享他们学习过程的成功与喜悦;家长还应多与孩子交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收获,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家长应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常识
家长应努力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教会孩子爱别人,并有责任心;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树立学习信心,引导和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磨砺孩子坚强的意志。
(3)、家长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家长应努力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适应新的时代,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从孩子那里了解到他们渴求和需要,想办法帮助他们解疑答惑。
3、学校方面
(1)学校要改变陈旧的教学体制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形式应多种多样,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辅导
(2)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展现自己提供机会
除了在学习方面,学校应想方设法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开创第二课堂,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和特长,如果他们某一方面的能力得到显示并获得较高的评价,他们便会从新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学习的信心。
有很多学生不想好好学习的原因是因为考学无望,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看不到未来的发展道路。为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这些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看到自己三年内、五年内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让他们意识到任何时候去努力都不算晚,要对自己有信心,要认真学习,储备知识,为未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4、学生自身方面
一般的说,厌学的学生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对各科学习失去兴趣而不愿意继续学习。
(2)约有半数以上的学科跟不上进度,成绩不佳。
(3)、厌恶学校生活,厌恶课堂学习,不听讲,不做作业,不想上学。
(4)、对什么活动都无兴趣,对什么人都感情淡漠,得过且过。
对于这些学生,最好的药方是立志。生活的理想,就在于有理想是生活。作为学生,生活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学习目的上,没有理想的生活是贫乏的。一个学习目的不明确的人,不会喜欢刻苦学习取得理想成绩。当前,初中生价值取向的主流应是:①关心时事政治;②讲究理想务实;③积极参与竞争;④注重社会实践;⑤合理规划时间;⑥强调自主消费;⑦寻求各种报偿;⑧特别渴求理解。
初中生要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古人说:“大英雄从修身始,真君子自读书来。”“少年之学如日出之阳。”对个人而言,若不趁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以后必将后悔莫及。
另外一个药方是自信,取得好的成绩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认可,想让家长高兴,想让自己满意、陶醉。其实,你无需取悦于他人。你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可更是你自己。你的学习成绩好坏,和谁关系最密切?家长?老师?同学?不,都不是,是你自己。一味追求赞许,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实际上是失去自己,不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实事求是的面对自己的暂时落后或某一方面暂不如人。
综上所述,初中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应对的策略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调整学习状态,积极主动、愉快的对待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桂林、姜红娟、龚国成主编,《情商与非智力因素训练新概念》,西藏人民出版社,新世纪青少年创造思维训练新概念系列
2、许清鹏、刘甫强、王晶撰写,《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3、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三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