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数学教学理应体现人文教育观念--作者:林 春

数学教学理应体现人文教育观念--作者:林 春
                                    四川省南充市金凤中学        637951
摘要:长此以往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教学进入了一个误区,一方面以本为本、以标为标进行教学,学生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欠佳;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存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失去了学习兴趣,即便是考高分,也不能说明你是一名优秀的数学执教者。既然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就理应把学生看作全方位的人,让其在学习、感受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数学的德育功能、美育功能、民主平等思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共生理念等,这正迎合了新形式下课程改革的突出课题—人文教育。
关键词: 数学;教学;体现;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即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切入点”。这就是说,人文教育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数学教师,应把数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挖掘、发挥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功能、灌输人文教育理念是数学教师面临新形式下教育改革的突出课题。
  一、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潜在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社会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数学教育教学就更应该是体现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倡导的是蕴涵人文精神教育的完整的数学教育。
  1.数学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这正是数学的生命所在。数学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有时比数学知识本身更加宝贵,是数学的灵魂。不过,数学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具有无形、隐蔽等特点。它需要人们去领悟和提升。这就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育不应是冷冰冰的机械教育,而应该是数学知识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融合。
  2.从人类价值追求的目标来看,数学也不再仅仅是手段,而是成为人类最高价值追求——“真、善、美”的一种载体。数学不仅以“求真求知,走向理性”为其使命,而且以达美、臻善为其成果和意境;数学本身以及它的发展历程所体现的求实、严谨与执著等品质与风格,也代表着人类的一种基本美德。对数学本身的追求,既是人对真善美与自由的追求,也是完整的数学教育的真谛之所在。
  3.从人文意义上看,数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还造成一种人文化的独特的人格气质,一种极其负责的人文精神——不懈地探索真理、勇于坚持真理乃至为真理而献身。它包含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勇于怀疑、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勇于创新、超越现状的创造精神等,所有这些如果通过数学教育活动内化为青少年的个性品格,成为他们今后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的话,这才真正达到了数学教育的目的。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
1.发挥数学的德育功能,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学习数学不仅是掌握一定的知识与获得一定的能力,同时要使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人类创造的数学文化成果。激发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对历史上数学家的崇敬,以至对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的领悟。
数学史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的实践和认识的进程中,无数中外数学家为了探索真理、发明创造,以科学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力拼搏,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辉煌的历史,一些伟大的数学成就更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催人奋发的好教材,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是大有裨益的。如中国:祖冲之的圆周率、刘徽的极限思想、杨辉三角形、古代著作《九章算术》以及现代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成就,这些在世界上都是具有领先水平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介绍数学发展历史和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热爱,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实施民主教学。促进学生平等和谐发展。
实施民主教学,首先要确立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看作全方位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爱好、兴趣,尊重他们为数学学习付出的劳动,并尽量符合学生的意愿和能力。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一种在课堂上的“心理自由”,在课堂上给学生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允许。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教师要将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
3.传授数学的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数学美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包括数学概念的简洁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和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普遍性等。在教学中要展示数学的外在美,体现数学的内在美,感受数学的神奇美,欣赏数学的艺术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渐形成数学美感,培养其审美的意识。陶冶其审美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其在数学上刻苦努力的良好学习品质。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爱美、模仿之心尤为强烈。虽然他们还不能理解数学美育的深刻内涵,但他们有朦胧的数学美感。数学的美不仅运用于科学技术之中,也被运用到文学、艺术之中。尤其是绘画艺术中,数学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甚至对近代艺术的产生也是举足轻重的。
4.确立人文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鉴于此,教师应当摒弃“以本为本”的教学思想,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数学需要一个人具有强烈的探究心理,没有探究心理品质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能力。教学中要立足课堂,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研究者,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厚的研究对象,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真正作为主体去从事研究。要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不仅要给成功的范例,还应展示失败和挫折,让学生了解探索的艰辛,体验研究的氛围和真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特别要关注的是如何适时恰当地介入学生的活动,尽可能少地去打扰、干涉他们的思考和探索,并充分地为他们提供合作讨论、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机会,这是课堂教学中和谐氛围营造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要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用解决问题的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立足于开发智能潜力,致力于求异创新。
  数学本身是一种文化,进一步认识并加强数学的教育功能,从而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教育理念。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看到数学的知识、技能,更要看到隐含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精神和观念。广大教师应该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他们进行丰富多彩的人文实践,这才是真正的数学教育教学。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