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第六中学 421200
内容: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但并未使中国直接由封建社会进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是先进入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才进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关键词:鸦片战争、社会性质、殖民地、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8页有这样一段话:“在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着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的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然而,仔细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教材的这种表述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首先是进入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真正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笔者认为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其都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涵。
其次,“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和“主权国家”而言。殖民地的含义是:原指一个国家在国外侵占并大批移民居住的地区。在资本主义时期指被资本主义国家剥夺了政治经济的独立权力、并受它管辖的国家或地区②。而半殖民地:指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控制和压迫的国家③。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看是否仍然存在本国形式上的政府。
再次,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封建制度、封建经济、封建儒家思想等继续存在并占主导地位,但各种非封建因素主要是资本主义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并不断壮大。
下面,笔者首先探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社会的定义是否准确。
半殖民地并不是就数量来说,中国的主权丧失了一半、保留了一半;而是指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遭受到外国(1870年以前为资本主义,1870年以后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控制、操纵或渗透,但中国自身的政权依然存在。
半殖民地的政治含义是:中国在形式上仍保留着自己的政权,但已被外国操纵、成为外国统治中国的工具,同时主权大量丧失。“中国政府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他的头上发号施令” ④。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主权大量丧失,这一点是无需怀疑的,但淸政府有没有被外国控制呢?下面我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
如《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并设领事馆,广州领事馆却一直没有开张,原因就在于民众的反对及广州官方的抵制。对广州官方的举动淸廷却予以表彰,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淸政府的态度。这就说明鸦片战争以后,尽管中国主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清政府却没有马上被外国控制,事实上也不愿意被外国控制,因而从政治角度考察,此时的中国已处于半殖民地状态。
半殖民地的经济含义是:中国经济遭到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受到外国的操纵、控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利用特权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但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实现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才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而控制了中国经济。因而笔者认为,教材关于“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的论述并不准确,最多只能说明中国在经济上开始半殖民化了,而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了。
半殖民地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含义是指: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侵略和渗透。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开始在中国设立医院、建立教堂并传教等,这充分说明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开始半殖民地化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上都呈现出半殖民地的特征,中国卷入了半殖民社会。
下面,让我们再来探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的定义是否准确。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它也具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含义。
半封建的政治含义是指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者勾结,维持自己在中国的统治;同时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传入并有所发展,既政治近代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势力并没有马上与外国势力勾结(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才首次勾结),同时,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也尚未传入,直到19世纪90年代,戊戌变法才开启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因而,从政治角度来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未呈现出半封建的特征。
半封建的经济含义是指以封建地主经济为代表的封建自然经济继续存在,同时,民主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在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下,尽管以封建地主经济为代表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呈现出瓦解的趋势,但它继续存在并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而另一方面,自明朝中后期就已经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中断,新的民族资本主义一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出现。因而,从经济角度来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并未马上呈现出半封建特征,一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新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在经济上才呈现出半封建特征。
半封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含义是指封建思想文化继续存在,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涌入,并日益冲击其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在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西学东渐”出现,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尚未涌入,更谈不上冲击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因而,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考察,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也没有呈现出半封建的特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都未呈现出半封建的特征。所以,1840年后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封建社会而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才全面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注解.
①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8页
②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第1617页
③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第36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稿》第二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