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探析初中语文新授课有效教学模式--作者:黎庆清

探析初中语文新授课有效教学模式--作者:黎庆清

广西浦北县金浦中学           535300

摘要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高效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授课,介绍了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操作性也很强的模式,即:“导—读—展—练—评”五字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真正得到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新授课;有效教学模式

为了不断提高高效课堂教学效率,很多学校开了韩立福教授创立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有效教学教改实验活动,它着眼于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致力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且面向全体学生。也体现了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新课程认为,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探讨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并非提倡一切教学都模式化,而是主张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全面继承优秀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创造出既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我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新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仅就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授课,向大家介绍一种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操作性也很强的模式,即:展—练—评五字教学模式,供大家参考。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设计尤为重要。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震撼学生心灵的诗词或歌曲、新颖别致的导语以及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背景资料等导入形式,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授八年级语文《三峡》这篇课文时,首先用录音机播放《长江之歌》片段,学生在听歌曲的过程中就表现出积极的参与兴趣,接着我深情地说出导语:“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是令人向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写不尽长江的俊美。长江之美,美在三峡。今天我们就随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学生也自然而然随着老师的深情描述产生对问题的探究热情,满怀求知的欲望走进文本。因此,一个富有激情的导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一般用时1分钟左右最佳。

二、反复诵读,品味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好的诵读就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

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可以把学生带进一个情境交融的世界,净化学生的心灵,能够迅速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中,从而自觉不自觉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时的心情、思路,用心去感知课文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的模仿诵读,更是学生对文本的一次深刻的感知。集体读、自由读、分组读等等,多种形式的诵读都是对文本的感知过程。读可渗透在课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用时不能少于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

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获得具体感性的领悟,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可以在诵读中品味语言,“会之于心,发之于口”。如在《三峡》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然后我又示范朗读,再让学生自由诵读,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入学生中间,从语速、语调、感情等方面进行指导,学生在诵读中得到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从而形成良好欣赏品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学生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或发表自己的读后感,或者找出文章中学生认为优美的句子,并简单说明理由,以达到了品味感知的目的。这样,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很轻松的学到了知识,感悟了文章内容及主旨。真正做到了务实有效。

三、生成问题,展示解决

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是师生双方在“先学后导”的教学思维系统中,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途径而开展一系列有效教学活动。“以问题为主线”就是将文本知识问题化,为知识转化为能力搭建“桥梁”,经过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三个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生读完课文后,并结合《问题导读——评价单》再次走进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流露于文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时教师一定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可从对重点句子的赏析、了解本文写作特色、体会作者情感等方面对文本进行理解。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确不能理解的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班内交流展示解决。那些有代表性的、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学科助理搜集后班内展示,讨论解决,也就是让学生认真完成《问题生成——评价单》。共同完成此单中老师预设的问题。真正搭建“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自我展示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如《三峡》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或发表自己的读后感,或者找出文章中学生认为优美的句子,并简单说明理由,以达到了品味感知的目的。这样,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很轻松的学到了知识,感悟了文章内容及主旨。真正做到了务实有效。这一环节是“问题综合解决课”的重头戏,大约需20分钟左右。

四、学习模仿,练笔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语文训练,可以贯穿在时时处处,贯穿在语文教学生学的每个环节。这里只重点说语文课堂教学中,即有的放矢的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的重难点以及疑惑点,联系课文所学内容,选择适当的习题,来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进行品味语言训练,在学习了一篇文章后,可以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如可以要求学生认真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然后仿写,还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小练笔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丰富学生语言的感悟及表达,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这一环节大约用时8分左右。

五、随堂评价,促进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评价,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教学质、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这种评价具有即时的效应,时时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不断为学生的发展打气加油,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评”的环节把握的关键要素、转变观念,不吝赞扬;师、生、小组、多元评价;赞扬鼓掌,颔首注视,加分、微笑,变换赞语。要让评价判决交流,变泛泛具体, 变单一多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后的结果与成效,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有效的课堂评价,能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提高课堂效率,激励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有效的课堂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和力量,也能让学生发现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对自己的鞭策;同时能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和理解,进行心与心的撞击。

以上是导、读、展、练、评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在具体运用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这几个环节不是绝然分开的,有时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活动总量(即讲)不能超过15分钟,应讲得精要、精彩,点拨应适时、到位;学生的活动总量(即练),不能低于30分钟,而且要照顾到全体学生,课堂不能只是少数学生的舞台。

2、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只有才会显示出灵活性,只有才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才会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师的,学生的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

3、要实现课堂有效,语文教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要精心设计“一案三单”,即:《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

总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 应当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自主学习为中心,以交流讨论、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也是学习探究的一员,让课堂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的教学平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使教师和学生都真正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方平.课堂教学过程操作策略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2]、张秉明.语文教学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3]、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