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把生活溶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生活--作者:蒋国庆

把生活溶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生活--作者:蒋国庆
                             广西浦北县外国语学校                     5353O0
    摘要:物理源自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是物理的本质所在。物理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符合物理教学规律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也不能把物理教学与生活割裂开,而是要把物理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高效教学,才能体现出物理的本质意义,才能充分发挥生活知识在物理教学上的作用。 
   关键词:利用生活;生活服务;溶进物理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化的进步都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都是为了生活的更美好。初中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不能搞去生活化。特别是初二学生刚学物理,物理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的物理课堂要通过生活化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生活化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物理概念,培养物理思想,通过生活化让每一名学生都喜欢上物理课,通过生活化让学生把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通过生活化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学有所用。诚然,每一名物理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都深知物理课堂生活化的重要性,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与技巧,或者深入程度不够,最终收效甚微。
一、把生活溶进物理课堂,让物理课充满“生活味”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的知识来源于自然生活,物理知识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生活知识规律的提炼,物理课堂的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生活化的物理课堂要立足于教材和课标,同时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课标,要“跳出”教材和课标。
1. 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讲授物理知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杠杆》的第二课时——生活中的杠杆,可以如此设计:指甲剪是常用生活用品,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指甲剪拿出来,亲自体验使用过程,在此过程中思考几个问题:①指甲剪中有几个杠杆?②找出每个杠杆的支点、动力臂、阻力臂③这些杠杆分别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小组讨论3分钟。然后小组派代表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解小组的观点,遇到有不同意见者,学生可以站出来反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讨论完后顺水推舟,让学生把指甲剪中的杠杆抽象成物理模型画出来,学生们画得都很不错,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这些生活中的杠杆结构比物理模型复杂,学生认知的过程比物理模型的难度要大,但因为学生感兴趣,在不断地探究中顺利地突破了。由此可见,把学生思想束缚在教材和课本中,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感到学习乏味,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唤醒。而发挥学生主体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课堂活动,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溶入到物理课堂上来,就能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2. 利用生活用品自制实验器材,丰富物理课堂。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伟大的物理定律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通过实验验证物理规律、探究物理规律是最直接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并在实验中获取成就感。物理实验中,学生利用生活用品自制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不仅能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而且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利用常见的矿泉水瓶就可以完成很多实验:①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中间位置开始,竖直向下在不同的位置各扎一个大小近似相等的小孔,连续扎三个,装满水后,根据水喷射的远近,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②向矿泉水瓶里倒入少量热水,摇动后将热水倒出,立刻拧紧瓶盖,会发现瓶身向内凹陷进去,并伴有变形时产生的响声,这说明了大气压的作用。又如:利有生活中常见的鸡蛋可以完成很多有趣的物理小实验:①利用惯性知识鉴别生熟鸡蛋:把鸡蛋放在桌面上旋转3秒钟,然后用手指按住鸡蛋约1秒钟后松手,如果能继续转动的就是生的,不能继续转动的就是熟的。②利用清水、盐水、鸡蛋完成沉浮实验。③利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广口瓶完成“瓶吞蛋”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这些实验器材的原材料都来自生活常用物品,甚至有些是生活废品,易找易得,利用这些器材完成实验能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丰富物理课堂。
3. 观察、学习生活中包含物理规律的现象和事物。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事物都包含着物理知识,都是学习物理的好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现象,了解这些事物的原理,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丰富课堂所学。学习完摩擦力和简单机械后,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自行车上用到的物理知识:增大(减小)摩擦力,杠杆原理的应用,增大(减小)压强等。电视机是常用家庭电器,学生可以利用家里的电能表、时钟计算电视机的电功率(教师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并将自己的实验计算结果跟电视机说明书上的数据进行比较,对此学生非常感谢兴趣,能在活动过程中体会成功的感觉。
4. 组织学生参与物理实践活动。物理实践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举办物理科科幻绘画是一种参与度高的活动,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例如,办一期主题为“未来地球”的科幻绘画比赛,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已学的知识或现有的科技成果进行“放大”,构筑未来地球的效果图。学生的这些作品可以在校园内进行展览,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投票评比,也可以邀请家长来参观,收到的效果一定会非常棒。科普讲座是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常规教学的必要补充,科普讲座要贯穿整个物理教学过程。科普讲座的主讲人可以是专家或老师,最好是学生家长,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完核能知识后,学生非常感兴趣,且有“意忧未尽”感觉。这时老师可以抓住时机(事先做好计划),组织学生学习“核能发电”的科普讲座,让学生了解核能发电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防护措施。条件合适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核电站参观学习,作简单调查,活动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调查报告。
     二、让物理走进生活——把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
新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到生活中去。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1. 运用课堂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学生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难题,有一些是完全可以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自己解决的。例如学生在学习了滑轮组后,遇到将重物提高时,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出一个合理的滑轮组来提升,既方便了生活,又巩固了所学;学生通过对杠杆原理的学习,在生活遇到搬移重物的难题时,可以就地取材,设计一个简单的杠杆来移动重物,解决了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学习了如何减小有害磨擦后,亲自动手维护保养自己的自行车;在学习电学后,在家里帮助父母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更换保险丝,并告知父母怎样做到安全用电;在炒瘦肉片时,若将肉片直接防入热油锅里爆炒,则瘦肉纤维中所含的水分就要急剧蒸发,致使肉片变得干硬。为把肉片爆炒得好吃,师傅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待肉片放到热油锅里后,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中的水分蒸发,而肉片里的水分难以蒸发,仍保持了肉的鲜嫩。
2. 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自制学具、生活用具。老师引导、鼓励、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自制学具、生活用具,将之应用于学习和生活,既体现了学习物理的价值,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完弹簧测力计后,可以利用废旧弹簧、竹筒、小指针,借用学校砝码制作简易弹簧测力计,同时在竹筒子上标注“克”和“牛顿”两种单位,既可以用来测力的大小,也可用来测小物体的质量。学习完物体的沉浮条件后,利用密度大的金属丝和竹筷制作简易液体密度计:将金属丝绑在竹筷的下端,放到两种已知密度的液体中,作出标记,并据在竹筷上标出刻度和单位。学生可以利用这支“密度计”来测量酱汕、盐水、食用油的密度了。当然学生在制作这些器材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因为有兴趣,他们一定会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个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3. 积极撰写物理“奇思妙想”小论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组织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撰写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小论文,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例如:假如地球上没有摩擦阻力,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学生可以小故事的形式来呈现,一方面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小论文的趣味性。
4. 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生活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其实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延伸。如:北方的冬天,为什么晴天的夜晚比阴天的夜晚更容易有“霜”?晴天空中几乎没有云,“保温”效果较差,昼夜温差大,所以在晴天的夜晚更冷,更容易出现“霜”。煮饺子时,饺子煮熟了后为什么会浮起来?学生可以在家里亲自参与体验煮饺子的过程,仔细观察饺子在煮熟前后的区别,观察饺子在煮熟的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和沉浮情况,在此过程中能加深对沉浮条件的理解。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学有所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深化所学知识,加深理解,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只要始终坚持让物理走进生活,把生活溶进物理的理念,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不再是空洞的,而是在生活中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这样学生不再认为学习物理枯燥无味,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生在学会后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产生深远的影响。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