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如何为小学阶段数学打下基础--作者:樊明远

如何为小学阶段数学打下基础--作者:樊明远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金凤小学                 637951
摘要:我国人民教育发展中曾今提出这样的教育理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基于这一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因此,打好小学的数学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打好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应从下面几方面去做好:  
关键词:预习习惯;慨括能力;学习方法;动手能力
     一、注重预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课前必须预习,只有通过预习,才能带着问题去听讲,提高听课效率。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状态,进入中学后,需逐步 发展 抽象思维能力,但他们在小学听惯了详尽、细致、形象的讲解,刚一进入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他们虽然有求知欲和思考能力,但自学能力是较差的。小学阶段教材涉及数、式、方程,这些内容与小学数学中的算术数、简易方程、算术应用题等知识有关,但小学阶段数学内容比小学内容更为丰富,抽象,复杂,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尽相同;而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与中学生也不尽一致,他们往往认为看书就是预习。因此,找不出要点,也不知自己有无问题,上课时只得把老师讲的内容“胡子眉毛一起抓”。显然,这样做“疲劳有余,效果不佳”。为此,在上某一新课前,应给学生介绍课型、特点及预习方法。如对概念课,一般是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编排相应预习题,让学生看书思考去找答案,达到预习的目的。
二、 注重复习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及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复习方法上,让学生学会归纳知识,整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知识的能力。通过比较可以明确本质,辨析异同,从而收到举一反三是效果;通过联想,可以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形成知识 网络 ;通过概括,可把零碎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利于掌握,并灵活运用。  
三、注重解题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考虑问题较单纯,不善于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往往注意了这一面,忽视了另一面,只看到现象,看不到本质。培养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真正的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惑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并达到启思悟理,融会贯通。抓住典型题讲,循思设疑,引导探索,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防止学生生搬硬套,使训练既能使学生获得解题方法又锻炼了思维能力。 
四、引导动手操作,主动建构知识  
  小学生还具有好动的特点,而这恰好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好契机。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手做一做,才能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把蒙眬的想法转化为实在的行动,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切、可信的数学知识,而且理解深入、印象深刻。如“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活动对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探索规律,培养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学习“圆锥的体积”,为学生准备若干组圆柱和圆锥体学具,如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底高都不等和等底又等高,组织学生做盛水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发现,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才有联系,并且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有了这一实验基础,圆锥体积公式的概括就水到渠成。
五、活化活用教材,激发创新潜能  
  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我们要活化教材,变“以本为本”为“学生为本”,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可多渠道接受信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不在限于课本与课堂。新课程下的数学必然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学生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学习活动的时空也以开放的形式而存在。这就为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它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内知识的延伸,也可以是多学科的综合实践。让学生成了活生生的社会人。在个体研究和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创新欲望空前高涨。
总之,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环节中的一个特殊环节,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环节,是其它教育环节的基础,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所以说,小学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民素质教育就要从小学教育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教师是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今后发展的前提。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