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设计--作者:郑小红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设计--作者:郑小红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达埔中心小学         362600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既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值得研究的理论性问题,也是需要通过实践进行探索的实际问题。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将逐渐成为一门必修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教学理念,从而明确教学方向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基础;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多样性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我们熟悉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准确把握好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 
  一、为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打好基础 
  任课教师对教材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新旧知识的关联、迁移程度,内容的重难点都要了如指掌,吃透各知识点在单元、章节乃至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教师就能胸有成竹、融会贯通地教授相关知识技能。 
  我们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注重以情境引入,如“小雷哥哥带领椰妹学习”几乎贯通了全部课程的学习。它以问题导入,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等等。所以,作为信息技术科任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精神,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上,我们要做到不光让学生学完课本知识,更要让他们懂得知识,运用知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为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才不会偏离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离开了学生主体,信息技术就是一堆废铁,甚至是一堆“高级垃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如果依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习惯模式去施行所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那么,以学生为主体的愿望就始终落不到实处,依旧是“新瓶装旧酒”、“穿着新鞋走老路”,结果不能不使学生落入传统教学“三中心”模式的窠臼,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二、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做到因材施教 
  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记忆力、注意力、理解能力、学习态度,了解各起点不同的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我们在设计作业或任务时要有难易不同程度或同一任务对各层次同学设不同要求。比如五年级下册学习制作幻灯片中,有的学生打字速度比较快,老师可以在他们完成课本操作内容的基础上,为他们设计一两张新幻灯片给他们操作,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想象、创造性地自己设计幻灯片来制作,而打字慢的同学他只要完成课本内容就好了。此外,教师再联系教材,确定好整体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然后通过找出学生间的差距,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任务,注意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正确引导、鼓励其追赶上学“快”生。
三、注重分层教学,体现不同层次目标
     教材的设计从难易程度不同、地区信息技术发展不均衡和学生个性差异等方面加以考虑,力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渗透"下保底,上不封顶"的策略,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通过尝试和探索、留有不同层次的题目体现分层教学,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教材结构上"跟我学"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每课都有"尝试和探索",对有能力的学生提出指导性建议,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操作方法。例如,练习有两个层次。学生练习第一类:更换练习题内容,使学生模仿性的练习,用来巩固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展示给学生一个可应用于学习和生活的实例。学生练习第二类:比较开放的、能够让学生去探究、去发散思维、去形成和体现个人观点的问题。
    三、渗透自主学习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材中,作有指导性的留白,不将直接的操作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将如何尝试的方法告诉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操作方法。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留有创新的开放空间,在学生练习、学生思考中,体现出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的、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意图。在综合应用的练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得到资料,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制作有个性化的作品,提倡学生进行发散型思维。最终使用作品的形式体现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当我们选好设计模板,幻灯片也已经制作了一部分后,突然发现设计模板选的不满意,这时再新建一个演示文稿,重新再选设计模板,做好的部分就作废了,怎么办?这时,就要作出提示:看看用右键点出的快捷菜单中有没有答案?
2.4加强学生兴趣培养,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在学习信息知识时,首先是要加强学生兴趣培养,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能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并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应当以实验为主,知识授课为辅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一些教学游戏或一些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教学模式进行,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知识、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总之, 21世纪是信息技术主导的时代,要想符合时代的发展,就必须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坚持贯彻对“人”的发展,要把生活化教学融入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这样小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到信息技术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巩固信息技术技能,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展望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新鲜事物,如果我们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那么未来学生教育的模式将会更加先进,学生的明天也一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教学背景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8
[2] 苗逢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