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第八中学 553537
摘要: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发展,它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内知识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品味人间的喜怒哀乐,体验人生的滋味。很好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可以巩固学生课内阅读的成果,提高阅读能力,开拓视野,锻炼思维,陶冶品德,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农村中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课外阅读。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要想让农村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外阅读的指导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关键词:制约因素;改善阅读;兴趣
一、 制约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原因
1.客观条件严重地制约着学生阅读水平的发展。 实行“两免一补”以后,农村中学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学校对图书的投入就很少,部分学校虽然在普九配备了一定的图书,但实行新课标后,内容还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农村学生因受家庭条件的限制,买书人少,导致学生课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2.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足是造成阅读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广泛的阅读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才会主动选择阅读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增加自己的阅读量。由于农村孩子受家庭环境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的积极性不高。 3.阅读无方割裂了学生课内外阅读间的联系。 学生的自主课外阅读选择往往以小说、故事类书籍,尤其是武侠小说、港台流行小说、神话演义小说为涉猎目标,甚至有些学生对言情、刺激性极强的“地摊书籍”也爱不释手、津津乐道。而科技类、社会科学类、百科知识类书籍却无人问津。从阅读的方法上看,他们读书前没有计划,随意性极强;读书时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看书后不做读书笔记,不进行有意识的搜集和整理。 在课堂上,一般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只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本的精读训练,而不太注重略读和浏览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没有布置明确任务,对已明确的任务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跟踪检测。对涉及到的课外读物中的内容,教师往往以讲述代替学生阅读的感悟,让学生被迫接受教师的观点,严重挫伤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从阅读兴趣入手 1.用故事去吸引学生 如何把学生的兴趣从单纯的学习引导到课外阅读兴趣上,就要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可以从他们都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入手,并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并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鲁宾逊漂流记》、《老人与海》等。引导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2. 立足课本,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阅读。如学习了李煜的《相见欢》,可介绍并教唱他的另一首同样表达亡国哀思的《虞美人》,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一个亡国之君的悲愁;学习了余光中的《乡愁》,可请来席慕容的《乡愁》,让学生又认识一位有同样情愫的诗人;学《爱莲说》,可引进《诗经》、《楚辞》中香草美人喻高洁品质的诗歌……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松松地接触到了不少名家名作,完成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阅读,且觉得兴趣盎然。 3. 在有限的环境中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如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读后感交流会”、“成语擂台赛”等活动;还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的读书笔记、手抄报等,评出优秀,给予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三、针对学生能力选择不同的读物 一个班级的学生,阅读能力因智力因素、能力水平等原因,存在一定的差异。老师应认真掌握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他们选择不同的读物。阅读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指导他们选读篇幅较短、内容连贯、内涵适当的作品,如《上下五千年》、《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步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以及《汤姆·索娅历险记》、《羊脂球》等等;而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推荐他们读篇幅较长、历史背景复杂、内涵丰富、隐含哲理、手法新颖独特的读物,如《寂静的顿河》、《白鹿原》、《家》、《春》、《秋》、《边城》、《雷雨》、《人间喜剧》、《哈姆雷特》、《百年孤独》等。这些读物的内容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特色,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尽量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条件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保证学生精神食粮的供应。 2.动员学生捐书,成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订阅报刊。 3.时间要充分保证,既集中读又分散读,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广泛阅读报刊,每周抽出两节课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给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充沛的时间,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五、要注意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 据心理学分析,只有不断地利用外界刺激加以强化,兴趣才能保持持久和稳定。当孩子对某种书产生兴趣时,家长最好采取主动参与的态度,对孩子的读书活动给予关注。如随时找机会让孩子讲讲书中精彩的内容,或讲讲他们的感想,也可以让孩子把他喜欢的书或书中的精彩片段推荐给老师和家长读。 总之,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村初中生阅读的不足,特别是教育工作者更应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以激发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技能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将课外阅读列入教学计划,和同行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这一丰富内容充分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俊洁.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误区[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2]许月藩. 语阅读文自主学习方略[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