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二中学 553400
摘要:本文以我国中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现状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深入研究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趋势,以期为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做出有益探索。 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主题, 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赖于 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发展。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教学工作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专业精神,增强专业修养与掌握 规律,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的过程,是教师在教育这一特殊岗位上充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过程。那么作为一名学语文教师,如何走专业化持续发展之路呢?
关键词:教学现状;可持续发展
一、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已经持续多年,然而改革并没有带来中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明显提升,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1.教学内容脱离生活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的教学应当紧密联系生活,通过消除生活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壁垒来提升教学效果。但是研究中学的语文课本内容就会发现,中学的语文教材内容生活气息并不浓厚,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中学生对课文内容难以理解,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其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心 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关注与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对于中学生而言尤其如此,脱离生活实际的教材内容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单向的、灌输式的 教育手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手段的单一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中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都决定着语文教学应当多样化,忽视这种客观 规律的教学手段不然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填鸭式的教育不仅仅难以实现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反还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与此同时老师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不利影响,学生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其自身的想法往往会被淹没在老师传递的信息当中。 3.教学评价僵化 以 考试成绩这一指标来评价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目前绝大多数中学校的做法,不可否认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这也是众多中学为自己教学评价所找的借口。但是应该看到,这种单一的评价指标并不能衡量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的高低,毕竟知识的掌握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容之一,而非全部,语文教学的其他功能,例如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等,单一的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做法,必然会导致教学目的的扭曲。
二、让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
1、培养“在路上”的积极、稳定、开放的专业发展心念,是教师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 “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首先是“发展”,只有当一个教师已经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才能谈到可持续性发展;也只有当一个教师到达一定的层次之后才谈得上自我超越。而自我发现又是自我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早已深陷“泥潭”,成了谁都可以炮轰的对象,语文教师 自然就首当其害,现在的语文教学看起来是“随便拉个人来都可以教的”,却有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厌恶从事语文教学,甚至想方设法不再从事语文教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笔者认为不仅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平稳的心态,还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能吸收各种不同的意见。如果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在路上”。在路上的心态是永远不停步的心态,也是一个有时要快走,有时要慢走的心态。慢慢走,慢慢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吸纳、不断丰富自己。但也不能一直慢慢走,有时也要加快脚步向前迈进。在路上你可能会遇到很多的人,这些人你可以和他对话、和他交往,在对话交往过程中,你也在学习,在默默地思考,审视自己。这样把这三种心态结合一起,能够知难而进、知难而上,就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准确把握内因,是教师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 1.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注重自我更新,不断成长 我们通常说,“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要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是很有道理的,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内容需要做不断的更新、充实和适当的调整,语文教师必须站在学科的前沿,时代的高度,不断学习,不断给大脑“充电”,才能真正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运用自如地把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提取给学生。
毋庸讳言,不断学习着的教师,他的知识是充盈的,是流动的;不断学习能不断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生成教师的教育智慧。 理想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教育者、实践者、研究者,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从而带领学生不断成长的发展者,语文教师尤其应该经常阅读文学作品、人文读物、专业杂志、教育专著等。我们读一本真正有思想含量、文化积淀的书,就是在同 历史对话,同思想巨人对话,进而使我们能站在人文精神的文化制高点俯瞰语文教育。 做到“自我更新”,除了阅读以外,还要经常与自我保持专业发展对话。 2.树立发展观,学会 科学合理地评价自我
2.要设计适合自己发展的计划 人的成长历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给自己设计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计划是非常必要的。真实地剖析自己,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弱点“量体裁衣”,制定长期、中期、短期计划,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在实施过程中要适时完善与修订,不能与学校的发展脱钩,同时还要考虑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并向着目标不断迈进,最终使自身的发展达到最佳境界。 总之,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具有紧迫感,全面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主动地、自主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肩负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