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浅谈小学到中学的英语过渡--作者:陈春

浅谈小学到中学的英语过渡--作者:陈春
                              贵州省盘县保基中心小学      553521
【论文摘要】随着对英语的学习加入学生的基础教育中,小学到中学的英语过渡一直成为小学英语必须面对的问题。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所以,如何使小学英语向初中英语自然地延伸过渡并防止两极分化,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大面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与过渡直接影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衔接与过渡得当,有助于让学生更快进入状态,缩短学生中学英语学习适应时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本文拟以外研社《新标准》教材为参照,根据中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就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衔接及过渡加以阐述。
关键词:教学任务的过渡   如何去过渡  过渡的反思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过渡
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老师一般从启蒙知识开始,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积累,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科目,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上要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
(1)抓好复习。了解和熟悉小学的教学内容,可以避免中学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师与学生的脱节。在上新课之前,我认真仔细地研究了小学英语一至六册的内容,在开学的第一周,组织了系统地复习,包括词汇、句子、语法和交际口语。
(2)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模仿。学生学习凭兴趣、靠督促、缺乏主动性。教学内容以简单日常对话为主,读和写的训练量都很小,语法知识几乎空白。针对学生的问题,我采取了分阶段侧重解决,各个击破的措施。(3)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例如:我在教有关天气的内容时,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和季节,并说明原因,鼓励他们说出一些似乎可笑的真心话。我曾设计了一些有趣的英语对话,听了对话,学生们都开心地笑了。他们都积极地开动脑筋,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时课堂上情绪高涨,讨论自始至终都很热烈。
(4)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挂图、卡片、实物、电教设备、简笔画等,营造出语言交际的情景,形象生动的情景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加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如何改善教学的过渡
1、、教学观念和方法
  1985年的全国中学英语教学调查与分析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尖锐地指出,当时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语法规则的讲授、轻实际能力的培养”的观念和做法是造成学生英语水平低的重要原因。这引起了英语教研工作者的强烈反响。于是,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成为20世纪末英语教学改革的中心话题。
(一)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言知识是为言语能力服务的。教英语是为教会学生用英语,而不是教有关英语的知识。1982年义务教育初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做语言形式的练习,要使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相联系,要使语言形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使言语技能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编写有助于开展交际活动的材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造交际活动的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言语实践活动。” 大纲的编者吸收了交际语言教学的思想,在1988年以后的大纲中教学内容部分都增加了日常交际用语简表,从而保证在教学中和教材编写中做到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比较真实的情景,如信息交流、角色扮演、开展调查、解题、游戏、猜谜、讨论等,把语言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学用结合。
  (二)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1992年以后的大纲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改成了“指导”作用,指明教师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为此,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排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此外,还要求教师耐心地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的进步,使他们树立信心。对学生在口语实践中出现的失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民主气氛浓了,学生普遍比过去活跃了。加上中学英语教材采取小组活动的方法,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
  各大纲还都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的能力,因此,近10年来出现了由研究教学方法转向研究学习方法的一种趋势。
(三)中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衔接
小学英语教师应努力培养好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他们步入中学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的习惯;课内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的习惯;课后整理笔记,完成家庭作业,及时复习,巩固提高的习惯;早上朗读,晚上默读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语法规则,独立归纳语法规则,自觉运用语法规则进行真实情景下的言语交流的习惯。要抓好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使学生英语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就要搞好中小学衔接,而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学英语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了解中学的需求,课堂上尽量活跃小学英语课的气氛,尽量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和交际性,寓教于乐。其次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初中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认为,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大量模仿、机械操练逐步过渡到交际运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英语教学过渡的反思
小学英语到中学英语的过渡只是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之一,对于其他学科也存在这类问题。总而言之,让学生从小学平稳过度到初中,并非一劳永逸,要使他们在初中乃至今后的更高水平的英语学习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努力,以求得更好、更多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小升初的教学过渡与衔接  教学论文网  2009.06.01
2、         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施   2010.01.03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