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突出语文学科特色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作者:王小鹏

突出语文学科特色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作者:王小鹏
陕西省洛南县保安镇眉底中学        726100
 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愈发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要关注的是蕴藏在语文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语文大餐”!
一、创设气氛,激发创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必须创设富有民主化、创造性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
二、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语文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和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课堂提问也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语文问题意识的培养的模式要让学生自己主动质疑、释疑,教师的课堂提问绝不能取代学生的自主质疑,老师的教学设计应引领学生从“问题意识”的概念、培养等各个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并以一节节生动的课例阐述语文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这次精彩的引领让我认识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不是解决一切问题,而是“未完成”,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问题的自主生成。
三、运用类比法,,鼓励学生质疑发难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只有常质疑发难,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造。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中应善于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用于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缘果溯因,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中学生思维正处于由顺向思维向逆向思维的过渡和发展阶段。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从事物的结果追溯到原因或从目前追溯到过去,由于事物之间常常是互为因果的,具有双重性和可溯性,因此,利用逆向思维比较容易引发学生们超长思维,有时对解决问题会起到突破性的作用。
 五、巧设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科学上的许多发创造,常常是从求异思维开始的。教学中如果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我们通过引导比较,充分发挥学生认知的内驱力,把高度的注意力注入到一系列的认识活动中,从中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方案。
六、倡导小组合作,激发学生思维高潮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任务的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七、做到教、学结合,注重课堂的高效性
现在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高效课堂,它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语文教学也要注意课堂的高效性,吕远老师主要以洋思中学为例进行讲解,主要讲了洋思中学的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效果等各个方面,提醒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少讲点,多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自主思考、互助解疑的时间,注重当堂练习,提高课堂效率,语文学科虽然不像理科有太多的练习题,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反复检测、提问,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八、必须注重课堂激励性评价、激发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