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征稿启事/期刊封面浏览 /联系我们/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课题研究
滚动公告
主    办: 中国国际教育学会
          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
编辑出版:当代教学论坛杂志社
社    长:黄晓龙
顾    问:刘华武
主    编:赵子娟
刊    号:ISSN1672--3651
          CN43--1678/G4
编    委:冯威   王锡武  
          陈道权 李峰 
          何凡         
我的链接
      在线咨询
友情链接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作者:王德芬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作者:王德芬

四川省旺苍县五峰中学     628200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教育学术交流中心秘书长张志远先生也在跨世界中语会总结报告中说:“在新世界里,提倡主体性教学意义十分重大。……它是全面贯彻‘三个面向’和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保证。”他们的话都向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教育的主体性问题。因此,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应成为教师重视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呢?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单一,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学生的成长,因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动脑,依赖老师的习惯,这样就抹煞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几乎成了工具,每天重复着听记、抄写、背记的学习模式,形成了等、要、靠的僵化学习思维,创新思维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我在教读《论语》时,我故意把“论”写成“记”,“诲”写成“悔”,学生却视而不见。课讲完了,没有学生提出来,我有一种失落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要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都有待提高。
    阅读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一是从激励和认知入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另外对学生多激励和表扬,让学生明白,通过学习可以实现他们的梦想,要让他们看到希望,相信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会让他们自发、自觉的学习。二是老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学习的环境。老师从情感入手,关爱学生,并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让教学在平等的对话中进行。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使师生关系充满平等、民主、真情、友爱、安全而非焦虑、警惕、害怕,这些都有利于学习主体性的提高。三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设计教学内容要在“自主”上下工夫,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以及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例如:教读《童趣》第一步让学生读注解查字词典完成自读提示上的字词,教师作检查、点拨、订正;第二步摘抄文化常识;第三步是多种方式诵读,包括自读、齐读、连读等:第四步是引导学生品读,师生共同设疑,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而新颖的观点要给予肯定,让课堂闪耀出创新的火花;第五步是让学生自主感悟,悟文体、悟主旨、悟思路、悟写作特色;第六步是指导学生完成自主训练,独立完成教师设计的课堂练习题,通过自查自纠、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完成训练任务。四是让学生走出课堂,阅读生活。根据阅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适当组织学生到户外游玩、参观红军广场和烈士陵园,让他们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阅读课文,体验、培养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可组织学生到图书室选读一篇文章,写出心得体会在班上交流;可根据学校要求让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的电影,并写出观后感;可让学生调查采访自己所生活地方的民风民情,写出报告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可布置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文章在全班交流。在这些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
     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是主阵地。

  版权所有:当代教学论坛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100044-12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ddjxlt@126.com

浏览次数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